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双缝式实验证明:反物质既是粒子又是波

2019-05-06 科技日报 刘霞
【字体:

语音播报

  据英国《科学新闻》双周刊网站近日报道,研究人员首次使用电子的反物质——正电子,进行了著名的双缝式实验,结果表明其符合量子理论:既是粒子又是波。

  双缝式实验证明了量子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之一:点状粒子也是波。该实验的标准版本如下:粒子穿过固体屏障中的一对狭缝,在另一侧的屏幕上,会出现典型的波的干涉图案。从每个狭缝出现的波峰和波谷在重叠时相互加强或相互抵消,由此会在屏幕上出现高粒子密度和低粒子密度的交替带。

  这些实验已经揭示了光子、电子、原子甚至大分子的波粒二象性。但用反物质进行实验,很难产生强大、均匀的反粒子束。不过,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借助一种新的双缝式实验,证实了电子的反物质——正电子也具有类似波的特性。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装置,其中,钠的同位素钠-22的放射性衰变产生的正电子穿过两排连续的垂直杆(垂直杆的厚度不足1微米)。杆之间的间隙约为几百纳米,扮演的是传统双缝实验中狭缝的角色。正电子波朝着核乳胶探测器传播,在探测器那里,反粒子改变了溴化银晶体的化学结构。

  研究合作者、意大利米兰国家核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学家马可·贾玛池说,果不其然,他们发现了正电子的干涉图案,是正电子高低密度交替的条纹。

  贾玛池及其同事希望未来利用他们的新技术探测其他反物质聚集体——电子偶素的性质,电子偶素是一个电子和一个正电子组成的类原子系统。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