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水稻曾被驯化三次

2017-10-12 中国科学报 宗华
【字体:

语音播报

  研究人员发现,水稻在野生植物中很独特,因为它在3个大洲——亚洲、非洲和如今的南美洲分别被驯化。约4000年前被驯化的新世界品种在欧洲人到达后显然被放弃。不过,它的基因遗产可能帮助改良了栽培稻。如今,后者是全球一半人口的膳食主要成分。

  尽管野生水稻被原住民广泛食用,但支持该谷物在新世界被驯化的证据一直缺乏。不过,植物学家越来越擅长分析植物岩——植物生长时在其组织内累积的微量二氧化硅。植物岩可在植被腐烂后长期存在,因此科学家能利用它们的形状破译植物的属种。

  由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古植物学家José Iriarte领导的团队分析了320个从Monte Castelo一处沟渠获取的水稻植物岩。Monte Castelo是一个位于巴西亚马逊盆地西南部的考古地点。从挖掘地点的最古老地层到最年轻地层,植物岩的大小和数量均在增加。研究人员在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生态学与进化》的文章中推断,这表明“野生水稻因为人类的干预而得以改良,从而产生了较大籽粒”。Iriarte表示,这是“美洲原住民在植物育种方面富有创造性的另一项证据”。

  Iriarte团队提出,新世界的水稻种植是对6000年前~4000年前Monte Castelo日益增加的降水作出的反应。降水使湿地扩张,并且导致季节性洪水。这种状况对其他食物来源是非常不利的,但很适合野生栽培稻。这促使当地农民最终驯化了水稻,即便他们同时种植着玉米和南瓜等作物。

  论文作者表示,欧洲殖民期间土著人口的衰减以及文化破坏为美洲驯化水稻敲响了丧钟。并未参与此项研究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植物进化遗传学家Briana Gross认为,研究人员现在可以分析野生稻群体,以寻找亚马逊河流域早期农民培育出来的遗传性状。如果这些性状存在,它们很可能被用来改良现代的栽培稻品种。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