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征文
西部之光搭建人才成长“天梯”
地球化学研究所 张钰
发布时间:2016-11-07 来源: 【字号:  
  
  1996年,中国科学院根据西部地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和研究所的发展,实施了“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地处贵州省贵阳市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地化所”)自1996年开始就陆续有优秀的科研人员获取该项目的支持。截至2014年,地化所共获取“西部之光”项目86项,其中重点项目10项,2005-2007年共有联合学者项目3项,一般项目14项,西部博士项目46项,在职博士2项。自2015年《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引进计划管理办法》(科发人字[2015]77号)出台后,西部之光项目重新命名,分为西部引进人才项目、西部青年学者项目(含A类和B类),地化所2015年获西部青年学者A类2人,B类6人。历年入选者中现已成长为所局级领导的有4人、博士生导师19人,研究员24人,实验室主任或课题负责人24人,承担973项目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人数2人,获得国家奖励数4人,吸引地方匹配经费2000余万元,入选者共发表论文近2000篇,专利和专著各20多部。由此可见,通过“西部之光”的实施,已经产生了明显的人才效益和经济效益。
  1、造就最接地气的科研中流砥柱 
  求贤若渴,是西部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西部之光”在吸引人才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始于1996年,正当西部科技人才严重流失之际,“西部之光”正式启动,为西部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翻开地化所中流砥柱的科研人员们的履历不难发现,他们的成才路有“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的一路相伴。第一批受益者胡瑞忠所长,凭着勤奋严谨的研究态度和对科学的天赋,先后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等多项荣誉,现任地化所所长的他曾经放弃到广州发达地区工作的机会,而选择在西部地区成长、发展,而今扎根贵州、服务贵州的意念更加坚定。 
  黄智龙,1997入选“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在“西部之光”的资助下,开展了各项研究,为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现为地化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贵州省省管专家、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扎根西部,与石头不离不弃”已成为他多年来特有的情愫。 
  地化所通过“西部之光”计划的实施,吸引了青年人才留在西部,自事业起步就扎根于西部的土壤,培养起最接本地地气的科技创新中流砥柱。   
  2、让年轻的进取者“扬帆” 
  富有创意与激情的年轻人登上科研舞台的时间不断提前,应对科技人才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30多岁是许多科研人员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龄,此时最富有创新激情和活力,却苦于缺少资源,而“西部之光”中的西部博士项目正是对于刚刚毕业后的博士有了更多动力去开启自己的事业。 
  白晓永,2010年于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博士毕业, 2012年度入选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项目,通过“西部之光”,白晓永副研究员扎根西部,紧密联系西部经济和生态建设选择科研课题,短短的时间里白晓永发展成为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负责人、国家973计划专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国家“十二五”科技攻关专题负责人、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课题负责人等,他用自己的科研力量竭力做到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努力造福于西部各族人民。 
  3、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从1966年开始实施就强调人才培养与西部区域需求的有机结合,在立项时就要求突出区域发展,结合当地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对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项目和人才给予优先、重点支持。 
  2010年,地化所陈敬安申请的项目《贵州红枫湖沉积物内源磷释放机制与原位钝化技术研究》因为与地方紧密结合,获“西部之光”支持,2014年终期评估中获得后续择优支持。他围绕贵州山区湖泊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和保护与治理措施开展了持之以恒的创新性研究,主持编制了贵阳市两湖一库底泥污染治理规划,并被贵阳市人民政府采纳和实施,建立的原位钝化技术、气泡羽流复氧技术等已在贵州草海和两湖一库治理工程中直接应用,取得良好效果,为高原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发展成为一项区域性人才工作计划,为青年科研人员搭建无缝衔接的成长“天梯”,坚定了受资助者扎根西部、开疆拓土的决心,为他们事业起步铺好台阶,让优秀科研人才脱颖而出。 
(责任编辑:麻晓东)
关闭页面
© 1996 - 2016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