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征文
“西部之光”照耀我成长
云南大学 天文学系 方军
发布时间:2016-10-28 来源: 【字号:  

 

  方军,博士、副教授,2010年至今于云南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工作,云南省省级重点实验室(“粒子天体物理实验室”)成员,已发表SCI论文30篇(第一作者14篇),他人引用140余次。研究方向为高能天体物理,内容主要包括脉冲星磁球层内发生的粒子加速过程及辐射机制;脉冲星风云中的激波加速及多波段辐射机制;超新星遗迹动力学演化数值模拟、粒子加速、辐射机制。

  方军因教学科研成果突出已获得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五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二等奖,2012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三),2012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三);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项,中科院天体结构与演化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项;入选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云南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以及云南大学“青年英才”培育计划。

 

  恰在16年前,16岁的我离开家乡,来到美丽的云南大学开始一段新的求学之路。那时,对自己的未来一无所知,更不曾想到会在云南大学十年求学之后成为大学老师,走上科研之路。

  回想当年,非常高兴能考入云南大学数理基地班,成为了一名家人为之骄傲的大学生。基地班以培养科学研究后备人才为主要目标,让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接受规范的实验及科研训练,成为技能全面,即“口径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科研后备人才。在这里,我遇到了很多优秀的教师,他们桃李满天下,他们孜孜不倦,有的在接近退休时依然主动来基地班讲学,每一堂课都那么认真,黑板擦了一遍又一遍,满身的粉笔灰,现在回想起来都肃然起敬。

  四年很快过去,我幸运地以班级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保送本校理论物理专业继续攻读研究生的资格,师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张力教授,开始天体物理的研究工作。高能天体脉冲星、脉冲星风星云及超新星遗迹是银河系内重要的伽马射线源,其中涉及诸多高能物理过程,包括脉冲星磁球层中粒子加速与辐射机制、脉冲光变曲线产生、相对论及非相对论激波中粒子加速、脉冲星风星云及超新星遗迹的多波段辐射产生等等,我主要针对上述三类高能天体开展系列研究。6年的研究生生涯里,我以第一作者发表了SCI论文10余篇,之后留在云南大学天文学系,正式成为一名大学老师。现在也承担基地班班主任等工作,能继续开展自己喜爱的研究工作,并将自己的所学传授给学弟学妹们,我真的感到十分高兴和幸运。

  刚毕业时,作为年轻教师,最大的困难就是研究经费问题。恰在此时,我入选了2011年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获得5万元经费支持,解了燃眉之急。项目在模拟超新星遗迹的三维动力学演化的基础上,基于激波加速粒子模型及相关辐射机制,构建了描述壳形超新星遗迹动力学演化及相关辐射分布形态的数值模型,并且研究了超新星遗迹与分子云相互作用系统的高能伽马射线产生机制及遗迹演化过程中被加速粒子的分布等问题。3年后,我超额完成了计划预定任务,考核结果为优秀。

  “西部之光”一路照耀着我,使我获得后续各项经费支持,其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分别为“超新星遗迹非线性扩散激波加速及遗迹动力学演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经费30万,起止日期为2012/01 - 2014/12;“高能粒子激波加速与超新星遗迹辐射分布形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经费50万,起止日期为2016/01 - 2019/12。除此之外,我还获得教育部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一项,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两项等资金支持,入选了云南大学“青年英才培育计划”,并于今年获得了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五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二等奖。

  六年过去了,我已成为了一名副教授,云南大学天文学系副主任,成为能给学生授业解惑的教师。感谢“西部之光”解决刚毕业时的经费问题,助我顺利开展研究工作。“西部之光”必将照耀我继续向前,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而继续奋斗。

 

 

 

(责任编辑:麻晓东)
关闭页面
© 1996 - 2016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