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物理所以创新文化和科研道德建设为抓手,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与研究所科研工作有机结合,初步形成了精神文明促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丰富精神文明内涵的良性互动局面,并取得丰硕成果。
一、齐抓共管,党政群合力共建精神文明
一是领导重视、科学谋划。生物物理所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由所长负责、党委主抓,坚持与科研活动同部署、同落实。研究所重点从完善机制保障和活动载体,培育有归属感的“精神家园”;营造“协作、创新”文化氛围,推进创新文化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研究所科技创新“软”实力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
二是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所行政主抓科技体制改革、制度建设和流程再造,依托内网建设、领导班子接待日和有奖谏言机制,构建信息公开、民主管理有效平台。所党委以核心价值观教育、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务虚会和职工代表大会为抓手,依托工青妇、基层党支部、基层分工会和文体协会等组织,着力营造“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员协同创新”的发展局面。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走进中科院北川青年希望小学(都培双研究员科技课程辅导)
二、搭建活动平台,各方扎实推进工作
一是以“四个一”为基本要求,扎实推进基层党支部工作。各支部以“过一次真正意义的组织生活、开展一项特色活动、发展一名骨干党员、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为基本要求,进一步夯实基层支部建设。三年来,各支部共开展组织生活会30多次,发展科技及管理骨干入党9人,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研究所采纳实施11条。
二是探索基层一线党群组织共建工作模式,并初见成效。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工会、党支部、所团委共同承办中科院京区首届青年技术能手大赛生物组比赛。机关党支部、分工会举办管理支撑部门办公技能竞赛。此外,生物大分子、脑与认知科学、非编码核酸等重点实验室及机关的党支部与分工会还开展了“悼革命先烈、踏红色之旅”,“植树健身、绿化园区”,“青年科普沙龙活动”,“全民健步走”等主题活动。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科普开放日(中学生参观中科院蛋白质研究平台-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三是以文体协会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2013年,所工会推行文体协会注册制度,共有13个协会进行了登记。所工会定向支持活动经费10万元,鼓励各协会以兴趣爱好为引导,各自吸引组织广大职工自主、广泛、持续开展系列群众体育运动及文艺活动。如篮协、乒协连续举办夏秋两季联赛,登山协会组织开展近20次登山活动,摄影协会开展“梦回大清”、“秋色崇礼”等主题活动,Life Style协会开展“快乐元素肚皮舞”系列培训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至2015年10月,各文体协会先后举办各类活动达800余场次,参与职工近万人次,初步形成“以点带面”的活跃局面。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小学生在所里科普参观活动
四是构建科研道德与学风建设平台,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研究所制定《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有关规定》,明确科研道德组织机构及问题调查处理机制;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纳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青年职工培训体系。特别是2013年以来,研究所以“贝时璋讲座”为载体,先后邀请国际顶级科学家围绕科技前沿、学术规范、科研道德等开展高层交流互动,进一步提升科研道德与学风建设工作的亲和力和吸引力。至2015年10月,共举办近70场。
五是完善所务公开平台,强化民主管理。依托内网建设,研究所将所务会、党委会、学术委员会、工会职代会主席团会等纪要向全所公开;同时利用内网“所领导日程安排”、“招聘拟任人员公示”、“公务出国公示”、“研究所规章制度”等栏目实施监督。职工可借助“我要建言献策”栏目和有奖提案征集,围绕研究所改革、发展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和职工普遍关心的问题,随时向研究所建言献策。
六是构建自我监督平台,规范科研管理。研究所制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中科院党组12项要求的实施细则》,开展“改进工作作风相关规定要求贯彻落实情况自查自纠和监督检查”等系列工作。同时,还制定《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实施细则(试行)》,进一步强化对科研业务经济活动和财务管理活动的规范与监督。
三、服务社会,进一步强化科学传播
一是立足平台优势,助力科技创新。依托研究所建设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科学院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与脑与认知研究平台,筹建伊始即明确开放共享的工作机制。2014年度,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各专业技术实验室与北京磁共振脑成像中心一起为研究所87个研究组和93家所外单位提供2.3万次技术服务,有效服务机时数达到9.3万小时,对外服务超六成。大型科研装备的开放共享不仅为众多科研机构、大学、医院和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更为我国生命科学研究关键技术、关键方法的自主创新奠定了基础。
二是重视科学普及,服务社会公众。研究所初步建成包括一个蛋白质科学展厅和三个一线开放式平台于一体的,集知识性、前沿性与实践性于一身的科普基地;初步组建由院士领衔的科普专家团队、由青年职工和研究生为主体的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以及由职工个人发起的社会服务团队。近年来,先后通过北京电视台、系列科普报告和公众科学日等载体,开展科普活动70余场次,受众达5000余人次。
研究所坚持用科学的语言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精神与知识,先后编辑出版了《创新文化生态系统研究》、《基因的故事:解读生命的密码》、《米克罗的世界》等一系列创新文化和科普著作。其中,由陈润生院士主编的《基因的故事:解读生命的密码》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科普志愿队在中科院公众日上
四、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
近五年来,研究所先后获国家级、省部级、中科院及北京分院各类集体、个人奖项近百项。主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四项),中央国家机关精神文明单位(2004-2015),北京最美慈善义工十大榜样人物(2013),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13),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2014)等等。
荣誉面前,我们倍感光荣与自豪,同时更感使命在肩、任重道远;我们将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贯彻落实中央国家机关工委、院党组、北京分院党组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构建勇于创新、乐于创新的精神家园,不断提升支撑服务“一三五”规划和“率先行动”计划的能力,争取在科技创新实践中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