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科苑榜样>先锋故事
“中央国家机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活动”获奖个人
发扬青藏精神,勇攀科学高峰
——中国科学院姚檀栋同志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16-05-10 来源: 【字号:  

  姚檀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冰川环境与全球变化。1982年在兰州大学获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获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任国际未来地球筹划委员会委员、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第四纪研究会副理事长和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

  过去的30多年里,到过青藏高原多少次,他已经数不清了。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念青唐古拉山……这些远远望着就让人头晕的雄伟山脉,对一般人遥不可及,对他来说,却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他说:“干我们这一行离不开山,别人可以把山当风景,远远看着就行,但是我们不行,我们得爬上去。不管多难,都得爬上去。”

  他从未接受过登山的专业训练,也没有获得登山运动员的认证,但他和他的同伴们,几乎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亚于登山健将。不论是海拔超过6000米的珠穆朗玛峰冰川和纳木那尼冰川,还是海拔超过7000米的慕士塔格峰冰川和希夏邦马峰冰川,他和同伴用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数月,成功钻取数百米长记载着历史气候变化记录的冰芯。

  他的科研生涯也像一场永不停止的登山。30多年来,不管道路多么曲折,处境多么艰险,他从未改变自己为祖国服务的志向,从未离开自己热爱的冰川和地理事业;30多年来,不论面对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是突发而至的生命威胁,他从未停止科学研究的脚步,始终把争创国际一流的学术成果作为自己的责任和追求。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姚檀栋。这位从西北山村走出来的科学家,是我国冰芯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带领研究团队在冰芯与全球变化、冰川变化与寒区环境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国际水平的成果。

  攀登高峰,钻取世界海拔最高的冰芯 

  1975年,在兰州大学读书的姚檀栋经过数次专业调配,进入冰川冻土专业学习。当时也不懂冰川是什么,学这个专业是偶然和被动的。但是,当他来到了祁连山“七一”冰川考察实习时,眼前洁白的冰川逶迤瑰丽,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自然界壮美的画面,震撼了姚檀栋:“我那时对冰川是一见钟情!”之后的30多年,冰川成为他生活中唯一的主线。

  1978年,姚檀栋考取著名自然地理学家和冰川学家李吉均院士的硕士研究生;1983年,他又考取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被誉为“中国冰川之父”的著名冰川学家施雅风院士。

  1984年,姚檀栋赴美国爱达荷大学深造。1987年,他来到法国格勒诺贝尔大学冰川与环境地球物理实验室作博士后,在世界冰芯研究权威、环境泰勒奖得主劳瑞斯教授的指导下,开始投身冰芯研究。

  姚檀栋如饥似渴地在这个新领域中学习和实验。一年半后,他出色地完成了博士后研究,又来到美国俄亥俄大学伯德极地研究中心,与著名的冰芯专家汤姆森教授一起工作。在那时,他下定决心,要在中国的青藏高原上追寻自己的“冰芯之梦”。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中纬度)和海拔高度(平均4500米),成为两极之外科学家们最感兴趣的冰芯研究热点地区。“青藏高原在中国的国土上,对青藏高原冰芯的研究绝不能落在外国人的后面!”怀着这种攀登科学高峰的坚定信念,姚檀栋在高海拔、高寒、缺氧、强紫外线辐射等异常艰苦的环境下开始了对这一领域的长期研究。

  搞冰川研究,野外考察是家常便饭,但是在海拔超过6000米的青藏高原冰川上从事野外作业,艰苦程度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最低气温低于零下40摄氏度,氧气只有海平面的40%左右,“热水烧不开,米饭蒸不透,鸡蛋煮不熟”……苦寒、冽风、冷硬、呼吸困顿,不能洗澡不能看书,甚至你不能让自己轻易陷入思考,否则沉重的头疼和巨大的压力会让你难以承受。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开展野外科学研究不仅是对科学高峰的攀登,也是对一个人勇气、胆识、体力、意志等的综合考验和对人类生命极限的挑战。

  在历次野外科学考察中,姚檀栋每次都带领科考队员进行着超负荷、超耐力、超强度的“体力劳动”。从背负重逾5吨的钻机和科考仪器到达高海拔作业地点开始,历经几十天的冰上钻取,对采集样品进行认真编目分类,此后背负同样重量的冰芯样品下山,小心翼翼地把这些珍贵样品背回营地、运回实验室进行后续室内研究,这些仅仅是开展好科学研究的开端……。人在极高海拔环境中不携带任何东西,空手走路,即相当于平原地区负重几十公斤,每走一步都要耗费很大的体力,同时还面临着头疼、恶心、脸发肿、腰腿关节疼、嘴唇溃烂翻肿等高山反应的威胁。在这种极端环境下,姚檀栋不畏艰险,总是第一个探路并冲在科考最前线。同时,他为了保持这种野外考察的良好状态,保证出野外的强健体魄,已经养成了平时步行从家到单位上下班的习惯,并组织了一个“登香山小组”,每周在工作之余登山锻炼。他用实际行动感召并教育中青年科学家们积极参与到这一艰苦、光荣而又重要的青藏高原研究之中。

  “冰川事业是一项豪迈的事业,是勇敢者的事业。”导师施雅风先生的话激励着姚檀栋在恶劣的环境下艰苦奋战。30多年来,他累计在冰川上工作的时间超过60个月。即使遇到翻车、雪崩等危险事件,也不能阻挡他在青藏高原的每一处冰川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潜心研究,不断取得世界级的科学成果 

  从事中国西部冰川研究的30多年,姚檀栋不仅攀登了中国西部的多座冰川与山峰,而且在学术上也不断攀登科学的高峰,在冰芯气候环境记录与全球变化,以及冰冻圈变化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推动了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事业的发展。

  从1984年开始,姚檀栋亲自领导并参与了一系列重大野外科学考察活动,他和其研究群体先后在青藏高原海拔大多在6000米和7000米以上的高度钻取了敦德、古里雅、达索普、马兰、普若岗日、慕士塔格、纳木那尼、唐古拉等冰芯。

  从达索普冰芯研究开始,标志中国冰芯研究的新阶段,这不但因为这一冰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7000米)最高的冰芯,而且还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研究成果。他和群体人员一起经过长期研究,建立了高亚洲地区降水中稳定氧同位素和降水时气温关系的定量模型,纠正了西方学者的理论模型推测;揭示了青藏高原冰芯中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发现末次间冰期以来青藏高原同两极地区一样,经历了5次大的气候波动旋回;以高分辨率冰芯记录阐明了青藏高原过去10多万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揭示了过去一系列重大气候突变事件;以年际变化的分辨率揭示了冰芯所记录的过去2000年来的气候变化;提出了人类活动对高海拔地区环境污染的高精度研究结果,其污染源是南亚、东南亚工业排放和海湾战争期间油井燃烧产生的烟尘扩散……

  通过大规模野外实地考察、连续定点观测和对航片、遥感、冰川编目等资料的室内分析,姚檀栋团队还发现在现代全球变暖影响下,青藏高原的冰川正发生全面和加速退缩,并对这一地区的水资源产生重要影响。他强调地理科学的重大突破要依赖于长期连续的科学数据的积累,并取得了突出成绩。他提出,西风加强和季风减弱是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目前冰川状况的主要驱动力。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Nature、Nature Climate Change、Review of Geophysics、PNAS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在国际青藏高原研究领域,他的论文总量和总被引率均排名第一。他先后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和四等奖等奖项,并获首届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何梁何利奖、973计划先进个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竺可桢野外工作奖等荣誉。

  姚檀栋始终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他说“科学研究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他发起了首次由中国科学家主导的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有力实施了国家科技“走出去”战略。他积极推动青藏高原观测研究平台建设,提升科学研究基础能力,把青藏高原研究推向新的历史阶段。他密切关注西藏生态环境评估等实质问题,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2年,姚檀栋院士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页面
© 1996 - 2016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