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征文
藏在深山沟里的纪念馆
——记“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
发布时间:2018-10-25 来源:喀斯玛控股有限公司 岳爱国 【字号:  

  让时光闪回到公元1958年。

  那一年下半年的某一天,一架飞机在北京山区的上空绕来绕去地飞翔着,似乎在寻找着什么。那个年代,飞机还是稀罕物,老百姓在飞机飞临到自己小山村的上空时,免不了仰头多望几眼。但他们也只是看看热闹,因为除了看看飞机飞翔着的外观,听听飞机飞过时发出的轰鸣声,别的就无所知了。可这架飞机里除了机组人员、工作人员外,分明载着两位著名的人物,他们二人正凭借着飞机的舷窗向可见到的大山深处专注地张望着。这二人,其中的一位是时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的张劲夫同志,另一位是从海外归来的、大名鼎鼎的科学家钱学森同志。此时,他们二人正乘着中科院特意为他们从民航局调拨来的一架飞机,为选择一处用于试验导弹高能燃料的基地而寻觅着。

  试验基地的地点确定下来了,经最终定位,张劲夫与钱学森所选择的地点是当时北京市怀柔县怀北镇西流水乡坟头村村西的一处山坳里。

  出于保密原因,试验基地当时对外称作“北京矿冶学校”(1959年,试验基地的全部工作并入到新成立的力学所二部),由钱学森曾经的学生林鸿荪负责这里的工作。因为这个对外宣称的名字,还出现过这样一个小插曲。当时,有求学的年轻人叩响了“北京矿冶学校”的“校”门,要求报考“北京矿冶学校”,负责看门的同志明知不可为,又不能道出试验基地的真相,只得用善意的欺骗来婉拒前来的求学者。

  为跟上当时国家两弹研制的整体形势,基地采用边建设、边进驻的方式快速、稳步推进着。到1960年10月,科研人员正式在怀柔开展工作,到1963年完成了所有设施的建设和人员的配置。

  试验基地的S1、S2、S3试验区以及机械加工车间、推进剂仓库、器材仓库、化学楼、生活区错落地安置在了当年这一处毫不知名的山坳里,用它的简朴、清幽和隐秘,为中国的导弹事业做着默默的贡献。

  大山在贡献,而人的贡献才是最根本的。如若是现在提到雁栖湖,人们会觉得那里很浪漫,因为那里山清水秀,是当下北京郊区的一处著名景点;很近,因为从京城过去不过几十公里的路程,且全程基本是高速公路,如果不堵车,不到一个小时足可以到达。但时光倒流到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那里的一切还相当落后,基本属于无水无绿,交通极不发达。那时台上水库还未建设(该水库正式蓄水为1962年1月),至于水库被唤作雁栖湖,那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了。山上的树木大多是后来逐步绿化的。从中关村去一趟怀柔试验基地,有专车将近半天,乘公共交通需要多半天。当时又恰是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生活和工作条件的艰苦便可想而知了。而在那里工作的科学家们并未被这条件的艰苦所阻所吓,他们一心想着如何为国家多做贡献,让自己的科研成果早日造福于我们的国防建设。

  1964年初,时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党组书记张劲夫、副院长严济慈等前往怀柔试验基地视察,他们被试验基地科研人员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努力拼搏的精神所感动。郭沫若院长代表参加考察的领导提笔挥就“深感此地亦有大庆精神!”

  试验基地投入使用后,钱学森、郭永怀等科学家带领着一批科研人员在此开始了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的设计和试制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到1964年11月,液氢液氧火箭燃烧试验首次点火成功,这是一项完全依靠自身力量的原创性工作,是我国首次进行的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的地面试验。随后,科学家们又集中力量开展了小型超低空地对空导弹(代号541)的研制工作,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就研制出试验弹用的发动机,并成功进行了试验弹发射试验;又用了近一年时间,基本完成了541的工作目标。而完成类似小型超低空地对空导弹的研制任务,国外同行用时达十年之久;连国内的同行都认为,要完成这么多的成果,达到这么高的水平,怎么也要五年左右的时间。由此可见,中科院人这个项目的研制工作是超水平的。

  正是有了诸多骄人的成就,才使得怀柔县怀北镇这处名不见经传的山坳,成为了“两弹一星”激情岁月的主要见证地之一。

  ……

  国家在发展,中华民族要实现自己的中国梦,中国人民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这一切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需要诸如“两弹一星”精神的提携与引领。为了教育中国科学院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及众多学子,向全社会宣传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精神,“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在曾经的怀柔县怀北镇的山坳里、今天的雁栖湖畔应运而生了。从2013年9月3日中科院白春礼院长提出建设该纪念馆动议肇始,到2015年9月12日纪念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仅用了两年零九天的时间。

  当来自各方的参观者见到“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的第一眼所得到的印象是:这一处纪念馆的名声很响亮,但纪念馆的外表极其普通,普通到就似一处规模不够大但还算整洁的小工厂。

  确实如此。若与其它纪念馆相较,“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略显寒酸了一些、逼仄了一些(目前纪念馆基本占用的只是当年S2试验区的位置)。设若与其“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这一宏大的馆名相较,这个馆无论是从馆舍的面积到馆藏实物的数量似乎都无法担当。参观过该纪念馆的观众都会看到,纪念馆的馆舍就是当年试验区的三处厂房,经过适度的内部装饰,将其改造成为了纪念馆馆舍。主办者为了让人们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当年的旧有风貌,连刷在外墙上的标语都还原样存留着。

  可是若与当年研制“两弹一星”那么多科研人员的默默无闻、甘当人民共和国大厦的根基相较,这个纪念馆又是那么的相洽,似乎不这样就无法彰显当初中科院人的朴实无华与默默奉献。

  虽然馆舍的外表寒酸了一些,馆舍面积也不算大,但进得馆内还是大有乾坤的。

  你会看到,有着那么多熟悉的、不太熟悉的、甚至是陌生的名字扑面而来。馆内所展示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是大家所熟知的“两弹一星”事业的翘楚;而一大批为“两弹一星”相关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包括中国科学院在参与“两弹一星”事业过程中的科学家、相关领导人和管理人员虽不一定为人们所熟悉,但也都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还有当年中国科学院投入到“两弹一星”事业上的40多个单位、全院一半以上的科研人员(17000多人),虽然在展馆的功劳簿上无法见到这17000多人的名字,但谁能说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没有他们的贡献与辛劳?

  再来看看可爱的科学家们所做的贡献:

  原子弹氢弹的先后爆响,令国人无不欢欣鼓舞,让我们的敌人好生郁闷,从此对中国再也不敢造次。导弹运载火箭运载能力的越来越大、越打越远,这种亦矛亦盾的战略性武器,实实在在为我们国防的巩固增添了自信的筹码。第一颗人造卫星的上天,迈出了中国人去往外太空的步伐,且越迈越大、越走越远……这一个个成就的取得,背后都负载着众多科学家们的希望、心血、智慧与拳拳爱国之心。

  中科院白春礼院长为勉励科学后人曾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就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的无名山坳里,钱学森、郭永怀曾经带领一大批科学家,隐姓埋名、刻苦攻关。虽然他们的名字没有登上当时的国际顶尖杂志,但他们在这里铸就国之重器,成就了新中国‘两弹一星’伟大事业。”事实正是如此,中国科学院老一辈的科学家就像深深扎在人民共和国大厦之下的根基,不显山、不露水,但绝对牢不可破,不可动摇,为我们伟大的国家江山永固做着实实在在的贡献。如果要问,什么是“两弹一星”精神?这就是“两弹一星”精神。

(责任编辑:程博)
关闭页面
© 1996 - 2018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