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中国青年报】教育部中科院携手抒写科教协同育人新篇章
发布时间:2012-08-3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高校和研究所签署“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战略合作协议

编者按:

“我有幸从大学来到中科院,亲眼见到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吴文俊院士,发现他居然穿皮鞋不穿袜子,自己排队买票看电影。原来看他像天上的神,现在发现他也和普通人一样。”中科院数学院与高校合作创办英才班上,一位与大师“零距离”接触过的大学生提出自己的人生课题:“为什么我将来就不能成为和他一样的科学家呢?”

今后,这样的青春故事在这座国家最高学术机构中将不断抒写。

8月29日下午,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在京联合举行“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启动仪式,合作实施促进科研与教育深度融合,探索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模式。

来自教育部、中科院和全国36所高校、52个研究所的领导、专家就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培养以及如何完善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机制等展开了深入讨论。现摘发部分发言要点,以飨读者。

  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

科苑学者上讲台计划。面向211高校,中科院从学科及地域条件相对应的研究所中,每年选派1000人次高水平专家学者或组织授课团队,定期到相关高等学校讲授课程和专题报告,侧重于介绍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创新现状。高等学校将符合要求的课程纳入教学课程体系,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重点实验室开放计划。中科院将从现有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院重点实验室、院级研究中心等实验室中组织开放300个左右,面向高校研究生开放仪器装备、科研活动。每个实验室每年接收不少于10名学生,每年总计接收不少于3000名高校研究生。

大学生科研实践计划。面向全国普通高校,遴选具有创新潜质本科生进入各研究所,开展为期1-3个月的科研实习或科研实践。中科院至少80家研究所参与该项计划,每学年接纳参与该计划的学生规模不少于5000名。

大学生暑期学校计划。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会同各研究所,在京内外开办20个左右大学生暑期学校,接纳不少于2000名高年级本科生,参观科研场所,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

大学生夏令营计划。每年夏季,由各研究所在京内外开办60个为期1周左右的大学生夏令营,接纳不少于3000名的高年级本科生,进行科研活动体验、科研场所实地参观等活动。

联合培养本科生计划。选择具有区域代表性的211高校与相关研究所,校所对应结成合作团队,在一个或几个优势专业实施联合培养本科生计划,探索本科阶段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首批参加的研究所约50家,高等院校约30家,联合培养本科生不少于1000人。

联合培养研究生计划。高校和各研究所联合遴选出若干学术骨干组成导师组,统筹双方资源,制订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共同培养研究生。

人文社科学者进科苑计划。邀请高校中人文社科的优秀教授走进中科院,为研究生和青年导师讲学交流,每年形成300名以上的规模。

中科院大学生奖学金计划。面向全国各高等学校,奖励1000名科研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本科生,旨在进一步鼓励高校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苑学者走进中学计划。中科院组织110余家研究所与当地中学形成固定的合作联系,总体上形成每年500人次的科学家走进中学校园,走近中学生。

科教结合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 怀进鹏

近年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创建空天信融合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坚持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已成为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不竭动力。

科教结合有利于办学机制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我们研究制订并正式启动了“长城行动计划”,通过进一步加强与中科院相关院所的实质性合作,积极探索实施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适应个性化要求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2009年12月,我校与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联合创办了“华罗庚理科班”,共同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每年选拔30余名本科生、10余名博士生进行联合培养。在两年多的合作实践中,华罗庚班汇聚了北航与中国科学院的优势教学与科研资源,为每个本科生配备了双导师,更让学生兴奋的是,郭雷院士、王元院士、席南华院士还亲自为本科生授课并担任导师,使学生们与智者同伴,并成为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

科教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科交叉,提升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四年前,我校聘请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江雷院士担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有效地促进了北航与中科院化学所在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联合学科交叉研究团队利用仿生化学、高铁和飞机的原理,提出了全新的新型飞行器概念,获得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大力支持,推进了产学研用的有机融合。从“化学”到“飞行器”,既促进了理工结合,实现了1 加1大于2的效应,更彰显了科教结合的创新力。

今年7月,我校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推动在航空航天及空间科学等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研究发展,共同实现优势互补。

我们体会到,科教协同育人是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双赢、开放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我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一次重要尝试。

优势特色相结合 英才班中育英才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 汪寿阳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与高校合作办学的试点始于2009年,开创了我们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强强联合,在优势基础学科领域创办英才班之先河。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先后与中国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联合创办了华罗庚英才班。经过前期调研,既考虑了国家战略需求,又与高校的优势特色相结合,因此三校的华罗庚英才班定位各有侧重。

中科大华罗庚英才班的目标定位,是培养数学与相关领域的世界一流科学家;北航华罗庚英才班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应用数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精英人才;而山大华罗庚英才班的目标定位,是培养中国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领域的高端人才。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与三校合作,已摸索出一整套适合优秀拔尖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和工作机制。如我们与中国科技大学联合成立了华罗庚英才班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华罗庚英才班的发展,成立了联合招生小组负责华罗庚英才班学生的招生,成立了联合工作组负责华罗庚英才班学生的管理等。参考了国内外部分著名大学的课程体系,根据数学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国际发展动态,我们专门设计了华罗庚英才班的课程体系(四年学习五年半的课程),并且征求了若干海内外著名教授的意见后进行实施。

华罗庚英才班实施循序渐进的“三加一”制,前三年学生在中国科技大学学习,实施小班教学、配备一流的师资(包括我们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院士和研究员去开设课程)、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营造一流的学术氛围;第四学年学生到北京,在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上课,参加科研活动,接触最前沿的数学,培养思考和科研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践证明,华罗庚英才班的课程体系更加先进,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突出。2012年7月,中国科技大学首届华罗庚英才班学生毕业,这批学生拥有非常扎实的数学基础,几乎所有学生都选择了继续深造。我相信:他们今后大多数人将成长为数学及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跻身到国际一流科学家的行列。

中科院是吉林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持力量

 

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 赵继

从20世纪90年代起,吉林大学开始与中科院有关院所签订联合培养人才协议,探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目前,学校有理学、工学、信息学、地学、医学、农学等六个学部的14个学院与中科院所属16家院(所)合作协同培养本科生。数十位专家成为吉林大学双聘院士和兼职教授。中科院已经成为吉林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持力量。

吉林大学与科研院所合作形式很多: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双聘院士和兼职教授,开展学术交流;以中科院著名科学家名字荣誉冠名我校理科基地班与实验班;选派学生进入中科院做毕业论文;学生到中科院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实施暑期中科院所实习计划;中科院在吉林大学设立奖学金;开展名家系列讲座;向中科院免试推荐研究生;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教学等。通过实施协同育人计划,科研院所获得科技发展生力军,增强科研能力,我校每年有130余名优秀本科生免试推荐进入中科院所属院所就读研究生。仅以我校药学院为例,近五年有46名本科生在科研院所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质量非常高。 

高等学校与研究院所合作培养人才,为研究院所输送基础扎实、具有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本科毕业生,有利于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高等学校是为全社会、全行业培养人才,培养口径比较宽,不同特色的大学同时向研究院所输送毕业生,学校会从中感悟本校培养模式的优势和不足,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构建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

科研协作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已经成为学校与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内在动力。近年来,我校每年选派650余名本科生赴中科院所属院所进行协同培养,本科生从三年级开始进行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创新实践、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密切结合科研与实际生产,其中创新实践有150余名学生、毕业论文有300余名学生在中科院所属院所完成,进行教学实习的本科生约200余名。

科教协同育人是科教协同创新的重要结合点;应着眼长期战略合作,领导层重视、科学的制度性安排以及长远“利益”分享是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应紧密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合作单位,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建立一套有针对性的科学评价考核方法至关重要;随着科教协同育人活动的深入,学校内部的统筹和协调十分重要。 

协同发展意味着1+1>2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杨振忠 

 完善合作机制是基础。化学所于1956年成立,时任高教部副部长、北大化学系主任曾昭抡先生担任第一任所长,可以说化学所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大学和科教结缘。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毗邻化学所,该学院具有高校特有的丰富教学资源,师资力量雄厚。我们之间的合作无论历史还是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具备着得天独厚的基础。我们共同承担国家项目,取得了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2003年底,化学所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共建了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标志着我们的合作进入新水平。在整体合作框架下,我作为导师与北京大学的宛新华教授联合培养博士生。合作机制要求双方互聘兼职教授和兼职研究员,保证了深入合作的开展。

优势互补是关键。我所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也是科技部纳米重大项目“高效节能微纳米结构材料体系”的首席科学家,关心高分子复合材料微加工制造方法学及其应用。宛新华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也是长江特聘教授,在高分子化学合成方面具有深厚积累。我们在课题研究方向上,具有显著互补性,保证了强强合作的高效率。

协同发展是目标。协同意味着1+1>2。我们的合作不断深入,彼此相互信任,即便没有发表的科研成果也能毫不保留地交流,彼此开拓视野,拓展胸怀。对于青年学生,在研究所,接触的是世界前沿的科学问题和世界级的学术交流平台,专业性更集中,学生们的知识面和社交范围有待拓展。与北大的联合,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在北大,学生们可以充分地体会着自由民主、兼容并包的良好氛围,丰富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提升了人文精神,为培养拔尖人才具备综合素质提供了保证。联合培养的学生具有更强的个性。北大的学生,在研究所,更能体会团队的力量,体会着协同合作的价值,也能更近距离感受科技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我们实现了双赢。

如我们的合作,化学所与北大有着无数成功范例。以联合科研为基础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使拔尖人才的培养根植于高水平的科研实践之中,实现了一流课题、一流导师和一流学生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真正并举,全面提升了拔尖人才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我们相信通过“科教合作,协同创新”模式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将在未来发展中显示出更加强大优势。

在科研实践中打通“学科间的任督二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 孙越

2010年初,我来到中国科学院工程计算中心访问学习,这次的学习经历彻底改变了我过去八年大学学习的科研思维。

工程计算中心拥有不同专业领域的老师,他们的方向覆盖了计算机图形学、并行计算、软件工程及岩石工程等。无论是平日实验室里各式各样的讨论,还是每周组会上丰富多彩的研究报告,多学科间知识和思想的激烈碰撞给予我许多启发。

工程计算中心首席科学家美籍华人石根华教授亲自指导我的论文写作工作。石老师提出的理论,一开始都是针对岩石工程中的具体问题,但是最终却形成了解决不连续、大位移、大变形等世界难题的数学理论。石老师常说他主要是继承,继承了200多年前形成的数学流形,继承了微积分的基本思想,才提出了新的理论。我发现,石老师的研究模式和我以前知道的不同。他研究的问题不是凭着个人兴趣想象出来的,而是工程实践中绕不开的那些关键性问题。特别是在我参加工程计算中心与水科学院、长江科学院和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各种交流研讨时,来自工程单位接连不断的各种实际问题让我对这种问题驱动、需求驱动的研究模式更加认可。现在,这种研究模式已经成为我的科研习惯了。

经过石老师的指导,我在计算结构力学领域建立了一种新的数值分析方法,开创性地解除了网格对结构力学模拟一直以来的束缚,切实地体会到了科学的价值和研究的乐趣,我也决心把大型结构系统的计算模拟定作为今后长期从事的研究方向。

我的女朋友也在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作访问学生,我们俩共同感到在大学里度过的八年是学习知识的八年,即使是科学研究也以学习为主,而在中科院的科研实践让我们懂得,现实的工程近乎严酷地约束着理论方法,实际问题的复杂性需要我们综合融汇书本上不同的理论、打通学科间的壁垒,才能最终学以致用。

在中科院聆听大师的声音 

中国矿业大学学生 赵媛媛

今年7月下旬,我参加了中国科学院举办的信息学科大学生夏令营。聆听了32场由院士、教授等许多学者主讲的精彩报告。

中国科学院大学马石庄教授的报告《感性的人与能动实践》,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从内心深处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活着就要对社会、父母和养育过我们的土地给予丰厚的回报,就要履行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中科院计算所胡伟武研究员的报告,剖析了世界和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让我们记住了没有自己的CPU和操作系统,就没有自己的信息产业,也清楚地意识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花甲之年的中科院微电子所陈宝钦研究员用自己40年的科研经历告诉我们,“做好每一件简单的事,就是不简单;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就是不平凡。”

一场场报告让我们不仅了解到信息科学各领域研究方向及其发展趋势,还感受到科学家的科研精神与严谨的治学态度,懂得了做科研需要热情,更需要持之以恒,激励我们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而献身。

中国科学院在我眼中一直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科研殿堂。夏令营期间,我们走进中科院,亲眼目睹了中科院的重大研究成果和先进的仪器设备,更加激发了我们对科学的兴趣。

我们走进微电子所工艺实验室,穿上无菌白色制服,零距离接触到精度极高的光刻仪器,内心无比兴奋,开始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熟练使用这些“高档”仪器,搞点自己的发明创造;在空间中心,我们了解了空间中心发展史,观摩多种卫星设备展品,才知道原来空间探测如此精细和复杂,而我们的好奇心也骤然增加,大有到未知世界一展拳脚的冲动。

夏令营虽然短暂,但我们的思想受到洗礼、知识得到提升,心离科学更近了、离真理更近了。这点点滴滴都将凝结成我们追梦路上最坚实的动力。

(原载于《中国青年报》 2012-08-30 07版)

© 1996 - 2012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