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中国科学报】科学梦开始的地方
发布时间:2019-11-01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丁佳 【字号:  

  70年来,历代中国科学院人与祖国同行,与科学共进。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其实,新时代所倡导的这些科学家精神,早已经融入他们的血液,世代承递,绵延不绝。

  在中国科学院70岁生日的这一天,让我们翻开中国科学院人用汗水、用智慧、用忠诚、用生命写就的这些闪光篇章——

  北京市东城区育群胡同17号(原马大人胡同10号),看上去只是一个掩藏在普通居民区的破旧老院。70年前,这里正是新中国科学梦开启的地方。

  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70年,在新中国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走向繁荣富强、伟大复兴的历程中,中科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学成归国,天经地义”

  一张船票,一生许诺。1955年9月17日,美国洛杉矶港口,“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终于缓缓起航。

  船上载着的是43岁的钱学森及家人。此前,这位“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的科学家为了回到中国,已经经受了抄家、拘留等非人遭遇。

  新中国成立之初,虽然国家无力给予科技人才更高待遇,但回到祖国怀抱、投入新中国科技建设事业,仍然是老一辈科学家的第一选择。有统计数字表明,到1956年为止,共有1805名学者选择回国,他们中的大多数成为新中国各个学科领域的带头人或开拓者。

  除了钱学森、郭永怀、赵忠尧这样远渡重洋重返祖国的科学家,更有竺可桢、吴有训、赵九章等一批爱国科学家,在解放前夕国民党下令迁往台湾时不为所动,毅然决定留在新中国。

  回家的路径各不相同,但当人们问起他们回来的理由时,老科学家的回答却是惊人地相似——

  中科院学部委员、“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学成回国是每一个海外学子应该做的,学成不回国才应该问个为什么!”

  中科院学部委员、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吴文俊说:“你去留学,学成归国,这好像就是天经地义,没有什么,大家都是这样子。所以人家问我什么原因,我都说不出来。”

  可是,就是因为这“说不出来的原因”,新中国得到了宝贵的科学资源,而萌芽中的中科院,也在他们满腔报国热忱的浇灌下日渐蓬勃。

  “两弹一星”精神代代传

  北京西郊八宝山东侧地下,一台巨型机器昼夜不停地运转。电子束在其中积累、存储、加速,而后,对撞!对撞!

  这里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一个被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誉为“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它是世界八大高能加速器中心之一、中国大科学工程中“标杆”一样的存在,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历届领导人视察中科院的必到之处。

  从1972年8月中科院学部委员张文裕等18位科技工作者给周恩来总理写信,到1988年10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实现了正负电子对撞,中科院人用了16年时间,为祖国建造出了第一台高能加速器。中国,从此在世界高能物理的舞台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任何时候,中国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高科技的发展和成就,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1988年,邓小平在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时,发表了上述重要讲话。

  曾几何时,人们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总结为“两弹一星”精神,而这样的精神内核,从建院之初就写进了中科院人的基因里,流淌在中科院人的血液中。

  从震惊世界的“中国天眼”、散裂中子源、“东方超环”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上海光源,到“悟空号”暗物质探测卫星、“墨子号”量子实验卫星,再到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一代代中科院科技工作者践行使命、屡建奇功,让中国的科技实力再也不容世人小觑。

  国家的需要就是他们的选择

  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科学,人究竟可以纯粹到怎样的地步?

  有的人奉献了心血,有的人奉献了金钱,还有的人,付出了生命——

  2019年8月12日,89岁的中科院院士、作物遗传学家卢永根因病逝世。根据生前遗愿,他的遗体于当天无偿捐献。而就在两年前,他和老伴还将毕生积蓄合计880余万元全部捐赠给华南农业大学,用于扶持农业教育事业……

  2018年4月11日,年仅55岁的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药理学家王逸平在自己的办公室猝然离世。他为中国原创新药研发鞠躬尽瘁了一生,自己却常年忍受着克罗恩病的折磨,与死神赛跑,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2017年9月15日,“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南仁东永远离开了人间。为给“天眼”选址,他在贵州大山里跋涉12年;为将这台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建好,他把自己打磨成“战术型老工人”;他让中国圆梦“天眼”,自己却燃尽一生,魂归宇宙……

  70年峥嵘岁月,中科院始终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发展成为党、国家、人民可以依靠、可以信赖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而一代又一代中科院人,也用毕生的实践,诠释着“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

  国家的召唤,就是他们的使命!

  国家的需要,就是他们的选择!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9-11-01 第1版 要闻)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页面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