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北京分院这十年”征文
星的旅程,新的开始
遗传发育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秘书 张银红
发布时间:2015-03-01 来源: 【字号:  

  20071225日,一直忘不了的日子,忘不了自己在研究所路边的人行道上来回踱步,忘不了自己内心的忐忑不安,因为这一天,是经过了面试、笔试和面谈之后,等待是否录用的时刻,当电话铃声响起的那一刻,脑子里飞快的闪现出各种猜测,行?不行?再等消息…… 

  由于特别喜欢科研院所的氛围,太过紧张和在意的自己,用已经有点颤抖的手按下了通话键,电话那头告诉我,被录用了,由于高兴和激动,自己只说出了“嗯,谢谢”几个字。就这样,一天之内,经历了如过山车一样的心情变化,待慢慢平复之后,确定自己没有听错,可以成为了遗传发育所的一员,兴奋不已。 

  刚刚走出校园的我,一切都是新的开始。自己要从实验室的心无旁骛转变为专职秘书的事无巨细。在领导和同事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下,我从怎样写好一封邮件开始,在这个热爱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了整整七年。七年里,有泪水,有欢笑,有收获。其中最大的收获之一是荣幸的成为中科院北京分院首届启明星的一员,让我收获了真挚的友情。每位启明星都是我的益友良师,从他们的身上,让我更加感受到我们这一代年青人身上特有的精神,感受到每位启明星对自己理想的坚信,对自己追求的坚持! 

  记得启明星颁奖的那一天,大家一同乘车前往会议中心,由于陌生,年龄相近的我们没有任何交流,短暂而有意义的颁奖结束后,回来的时候,一路无语。启明星首次集中培训为我们提供了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的平台,培训内容更是精心策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扩展“破冰”,到理论知识,从团结协作,到各展才能,第一次集中培训之后,大家宛若多年不见的好友,相近年龄的我们,有太多相同的话题,相同的爱好,相同的困惑。我们迫不及待的在培训回程的车上,建立了微信群,互称每位“启明星”为“星星”,启明星培训让我们好似又回到的学生时代。首届“启明星”共43位,北京分院的每个研究所各一位,这让我们感觉每个研究所都有了亲人,提到哪个所,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个所的启明星,有星星在,心里很踏实。工作中,可以相互帮助,生活中,可以相互关心。记得启明星第一次年终总结大会上,大家提到最多的就是感谢!感谢北京分院给我们提供了“启明星”这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感谢各位星星在平时的支持与帮助。我也是“星星”其中感恩的一员。 

  专职学术与行政秘书岗位,介于科研与管理之间,“星星”中,既有科研人员,也有管理人员,我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各自的优点,也可以从他们身上了解各自岗位的需求,这让我更能想科研之所想,急管理之所急。此外,通过星星们线上线下的相互学习交流,让我了解了北京分院各研究所的定位和职能,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使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再片面的考虑问题,而是可以更深入更细致的思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首届启明星中,已经有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取得显著成绩的佼佼者,其中有坚持科学研究、毅然留在国内的研究员,他在任副研究员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并荣获全国五四青年奖章;有从工作那天起,就每天坚持写至少1000字评论的编辑,现在已经是副社长;有在汶川地震时,坚守在研究所的岗位,成为前线有力的后盾,并且不忘专业,每天坚持阅读科研文献,现在已经是优秀的科技处长,并多次被邀请报告。北京分院再次集中培训的内容之一就是星星们的经验交流。每一位星星们成功的背后,都需要无尽的付出,日复一日的坚信与坚持。如今的首届启明星们,有年轻的科学家,年轻的管理干部,他们的经历与努力,真真切切的感染着我,激励着我,让我在自己的岗位,坚持“服务科研”的理念,尽心尽力的做好每一件事情,同时,不断思考,不断总结,力求在工作中有所创新,更好的满足科研需求。 

  启明星的成长,离不开北京分院的指导与支持,启明星之间的情谊,离不开北京分院的帮助与维系,北京分院是启明星的纽带,将启明星紧紧凝聚在一起。除了北京分院组织的各类培训,星星们还自发组织了一次又一次多彩愉快的特色活动,包括亲子活动、登山活动、参观活动等等,大家在一起交流工作经验,解决生活困惑,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由于相聚的时光短暂,我们就借助网络,讨论理解院里的政策方针,交流子女的成长教育。星星们分别通过自己的专业特长,相互分享,共同进步。 

  作为启明星中的一份子,是荣誉、是激励、也是挑战,我已做好准备,通过北京分院启明星的平台,通过星星们的相互指导学习,开启新的职业旅程。 

(责任编辑:任霄鹏)
关闭窗口
© 1996 - 201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