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淡定背后的执着
发布时间:2015-10-07 来源:人民日报 王君平 【字号:  
  10月6日9时,一件灰色毛衫罩着紫红色的衬衣,屠呦呦在家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屠呦呦坦言,青蒿素的研究成功,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成绩。而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群体的荣誉,它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三句话不离本行,屠呦呦说起倾注了她40多年心血的青蒿素滔滔不绝。虽然已85岁,但她记忆力惊人,能准确地说出青蒿植物分类的英名名称,还指出当初日本植物学家在编订草本植物时定名有误。生涩的专业词语,再加上屠呦呦软软的吴侬口音,让人有时反应不过来,但又不得不佩服老人家的执着。她面前的茶几上放着两本书,其中一本是她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她常常下意识地随手翻起这本书。

  “一个科研项目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出艰苦的努力。”屠呦呦说。

  让屠呦呦没想到的是,青蒿素研究不断被国际认可。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被称为“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如同展开双翼的拉斯克奖杯被放置在对面的书架上,旁边摆放着屠呦呦和女儿、外孙女的合影,这是屠呦呦去领奖时和家人的合影,被屠呦呦老伴称之为最温馨的照片。

  整个采访过程,屠呦呦表情平静,鲜有笑容。对屠呦呦来说,获得诺奖没有特别的感觉,有一些意外,但也不是很意外。在她看来,荣誉是荣誉,要辩证看待,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淡定从容的背后,是她对中医药执着的坚持。在她看来,中医药确实是伟大宝库,应该让它发挥出更多有价值的成果,为人类健康造福。她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此次获得诺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科学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耀。

  获得诺奖后,屠呦呦的电话被打“爆”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约定在北京时间6日15时与她通话。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秘书长乌尔班·林达尔正式通知屠呦呦获奖,并向她表示祝贺,希望她能参加授奖仪式。屠呦呦表示感谢,但能否参加授奖仪式还要看到时的身体情况。

  在屠呦呦手中,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中国之蒿由此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窗口
© 1996 - 201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