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诺贝尔物理学奖
量子信息技术领域第一诺奖
发布时间:2012-10-10 来源:科技日报 高博 【字号:  
法国人塞尔日·阿罗什和美国人戴维·瓦恩兰10月9日获得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两位的名字,中国科学家再熟悉不过。
“他们是量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先驱,大家早就觉得他们能够获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信息科学家潘建伟说,“我在做博士论文期间,也就是1996年和1997年时,我的导师塞林格也在做同一类工作。他们三位的贡献是最大的。”

潘建伟介绍说,这次两个人获奖不是基础理论的成就,而是因为实验技术上的突破。1990年代各种量子信息技术的进步,让美国人格劳伯的量子光学理论获得2005年的诺奖。现在技术成就拿到诺奖,也是情理之中。

“这可以说是量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第一个诺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信息科学家郭光灿说,“阿罗什和瓦恩兰分别研究微波腔体内的粒子纠缠和离子肼技术。而量子信息技术现在包含很广,不光是他们两人的方向。这个领域还有获诺奖的可能。”

郭光灿介绍说,中国对量子信息技术的重视已经远远超过十年前,而中国实验室目前的设备也已经不亚于国外同行。“与大型强子对撞机那样的实验装置不同,量子信息领域的成果在大的实验室里就可以做出来,更强调技术上的创意。”

近年来中国的量子信息领域进步迅速,不断取得领先国际的成就。

郭光灿介绍说,阿罗什与中国科学家的交往很多。“前几年我们设计方案,由阿罗什的实验室执行。我也有学生去阿罗什那里学习。”

“在欧洲读书的时候,参加会议经常碰到这两个人,听他们的讲座。”潘建伟说,“我们现在工作中也常跟阿罗什交流,他去年还来中国访问。阿罗什和瓦恩兰都是高个子。瓦恩兰留着大胡子,像美国牛仔。而阿罗什脸刮得光光的,是个风度翩翩的法国绅士。”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12-10-10 02版)

© 1996 - 2012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