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科研的最好时间,我至少还能工作十年,想再做出两个新药。”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心血管药理学家王逸平在离世前一个星期对自己的妻子说。
此时,王逸平发病频率越来越高,间隔越来越短,激素治疗已经失效,有同事劝他使用生物制剂,但被他拒绝,因为一旦生物制剂都无能为力时就再也没有其他办法,他选择了加倍量服用激素药物。
现代中药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已在全国5000多家医院临床应用,1500多万患者受益。而王逸平就是它的领衔研发者。
“领衔研发者”的背后是,1993年,30岁的王逸平被确诊患有克罗恩病,手术切除了1米多小肠。这种病无法治愈,只能通过药物控制,此后的25年时间里,王逸平的病情反复发作,不断加重。今年的4月11日,年仅55岁的王逸平倒在了办公室的沙发上。
在与病魔抗争的25年时间里,从学医到做药的王逸平在“药”与“病”之间不停追赶,把自己的一生都留给了新药研发事业。
“做成全球医生首选药”
丹参作为传统的活血化瘀良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丹参制剂是目前国内医药市场中销售量最大的品种之一。传统丹参注射剂缺乏系统的丹参物质基础研究,存在有效成分不明确、疗效不稳定、不良反应多等问题。
1994年,当时还是博士生的宣利江,因为丹参水溶性成分的活性筛选需要,找到了当时上海药物所最年轻的课题组长王逸平,从此两人开启了丹参多酚酸盐的研制。
在做了无数次实验后,王逸平发现,丹参乙酸镁的生物活性特别强,他大胆推测这可能就是丹参中最主要的药效成分。此后,王逸平带领团队历时10余年,以丹参乙酸镁为质量标准,成功研发出了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典范。
经过临床实验证明,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临床疗效显著,使用安全、质量可控。目前已在全国5000多家医院临床应用,1500多万患者受益,累计销售额突破200亿元。
新药研发极其困难和漫长,对于药学家来说,一生能研发出一个新药就很了不起。而此时做成丹参新药的王逸平才42岁。“新药研发的每一份付出都能为百姓生命健康带来一丝希望。”他曾对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沈建华说,“如果一个药是全球医生的首选,才是我理想中成功的药。希望我此生可以做成这样一个药。”
在“药”的面前,王逸平选择了继续追赶时间,他主持药理研究的抗心律失常的一类新药“硫酸舒欣啶”是国家科技部“十五”重大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项目,在他去世前已获得了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家的发明专利授权,二期临床试验已经完成。
他构建的心血管药物研发平台和体系,为全国药物研发企业完成了50多个新药项目的临床前药效学评价,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至少还能工作10年”
“2018年3月26号,今年以来上腹部间歇性疼痛时有出现,中午餐后经常会出现痉挛性疼痛,腰部不适。脸部轻度浮肿。”王逸平在自己的病程记录中这样写道。
1988年,王逸平进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工作。1993年,30岁的王逸平被确诊患有克罗恩病。这种病只能依靠药物控制,学医出身的他,深知自己的病只会不断恶化。
25年来,王逸平的每一天都在和时间赛跑。“每天早上7点多就能在单位食堂看到他。每天晚上10点多,坐在对面办公室的我们,仍未听到老师独特的锁门声。周末来所里,习惯性地抬头看,老师办公室的窗户一定是开着的。”王逸平的学生李惠惠回忆说。
2010年6月,他去德国汉堡参加学术会议,却突然发病,三天三夜躺在床上无法进食。实在忍不住,他把自己泡在浴缸里,用热水缓解。后来依靠同事的搀扶,才上了回国的飞机。从那以后,每次出差、包括办公室的冰箱里,都放上了应急止痛针。为了节约时间,他总是自己诊断、打针。在他离世前一个星期,他还对妻子说:“现在正是科研的最好时间,我至少还能工作十年,想再做出两个新药。”
从患病开始,王逸平经常肠胃痉挛,腹部剧痛,便血,喝水就腹泻,不敢多喝水又造成了肾结石……病情不断加重,体重下降到了不足100斤,药物也渐渐失去了疗效,只有不断的加大剂量和使用止痛针才能稍稍缓解痛苦。
今年5月9日,是王逸平女儿大学毕业的日子。王逸平的妻子方洁早早订好了去美国参加毕业典礼的机票。“女儿在国外读书四年,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去探望过。就因为他忙,我们从没有去过。”距离“第一次赴约”只剩不到1个月的时间,王逸平却永远的倒在了自己的办公室。
“那天黄昏,我看到了壮丽的晚霞,我在心中告慰逝者。你为苍生谋福,历尽艰辛,又将彩霞般的灿烂笑容,留下来陪伴我们,我们会在有晚霞的时候来看你。王逸老,我们永远怀念你!”4月21日告别仪式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党委副书记厉骏从殡仪馆回来,心情非常沉痛,看到黄浦江上落日黄昏,他在微信里留下了这样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