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光明日报】王大珩和他自制的放大镜
发布时间:2005-08-10 来源:光明日报 周文斌 【字号:  
王大珩:江苏省吴县市人,1915年生,男,中共党员,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1948年回国,历任大连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长春光机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国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长(兼),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
我国现代国防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他的领导下,开拓与发展了靶场光学测试技术、激光技术及太阳地面模拟等国防光学技术领域。他对国家光学技术领域的长远发展规划的制定,研究方向、研制任务的确定,技术基础的建议等方面,做了大量筹划决策、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工作。
近日到301医院探访王大珩院士,刚一见面,记者便对悬挂在王老脖子上的一个透明的“小碗”感到好奇。经过询问,才知道那是王老为自己设计和制作的一个放大镜。
90岁的王老感到近几年视力下降严重,阅读十分困难,而一般的手持放大镜又容易随手抖动,于是,一生从事光学研究的王老就为自己设计了这种碗形的放大镜,“碗底”就是放大镜的透镜。在读书看报的时候,他把这个“小碗”倒扣在纸面上,不仅自动对好了焦距,而且碗口在纸面上移动也不会产生抖动。自从有了这个放大镜以后,他就终日把它挂在脖子上,以随时阅读文件资料和书籍报刊。眼下,在病房的桌子上,就正摆着大字号的《参考消息》和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所印发的“工作简报”。
王老的后半生,始终与我国的科技发展规划联系在一起。早在1986年,他就与另外3名科学家一道,致信邓小平同志,提出我国发展高新科学技术的设想,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的来历。2003年年底,我国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制订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王大珩院士又被聘为规划领导小组的顾问,成为这个顾问组23名成员之一。这以后,王老又忙碌起来了。他除了参加有关的会议之外,还在考虑为规划的完善献计献策。即使在住院期间,他也不能放下这份工作。从去年到今年,虽然他很多时间是在医院度过的,但他还是以书面形式向领导小组递送了3份建议。有人劝他多注意身体,少考虑一些问题,他总是回答说:“如果我不为国家做些事,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由于视力的原因,王老写字已很不方便。当他想到有意见需要表达时,他就对助手蔡恒原口述,蔡恒原则用随身携带的录音笔录下音来,然后整理成文字,再交王老修改定稿。
据王老介绍,他目前还有一件萦绕心际的大事:8月21—26日,国际光学委员会将在长春召开第20届大会,这是该委员会成立60年来第一次在我国开会。他本人是这次大会的名誉主席。他除了应邀为大会题词之外,还真的很想出席这次会议,以便会见国际光学界的一些老朋友。他说:“只要健康状况允许,我一定要去。”但愿王老的这份心意能够实现。
转眼到了探视结束的时间,记者该离开医院了。王老站起身来,一定要送记者到门外。站在楼道里,他挥手与记者告别,脸上荡漾着笑容,那个碗状放大镜在胸前晃来晃去……
啊,一位多么可亲可敬的老人!
关闭窗口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