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中国科学报】仰望夜空中那颗明亮的“星”——纪念师昌绪院士逝世7周年
发布时间:2021-11-23 来源:中国科学报 甘晓 【字号:  

  仰望星空,第28468号小行星闪耀,它是“师昌绪星”。

  2014年11月,94岁的 “中国材料学之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师昌绪先生辞世。他不仅是我国高温合金研究的奠基人、材料腐蚀领域的开拓者,更是参与国家科技政策制定的战略家,为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指明方向。

  如今,科技工作者苦苦思索、躬身实践: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如何能够自立自强?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怀念师昌绪并且回顾他高度前瞻的科技战略思想,正如夜空中寻找那颗明亮的星,激励后辈前行。

  打牢“基础”

  近几年,频繁遭遇的“卡脖子”问题让加强基础研究的呼声越来越高。

  上世纪80年代,师昌绪在预见性提出“863”计划的定位应为“创新”之后,又对如何实现真正的“创新”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思考。

  他最看重的是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不但是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的源泉,也是当前开发高技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基础研究对培养人才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因为基础研究重视系统性、逻辑性和继承性,有利于改善目前存在的急躁情绪。”“我们应该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使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做到‘安、专、迷’。”2005年,师昌绪在《科技导报》发表《是到了该重视基础研究的时候了》一文,这样论述他对基础研究的理解。

  从中国基础科学发展大局出发,做为一名材料学家,师昌绪在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期间,对优先支持数学发展表现出极高热情。

  他的理由是,“数学是一个纯基础学科,主要依靠数学家的聪明才智和刻苦努力,不需要太多的经费。从这个意义讲,自然科学等学科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还是数学最有希望,这就是我们基金委为什么要把数学作为优先支持学科的原因”。

  在师昌绪大力推动下,199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最终单独设立数学天元基金,令国内数学界感到振奋。迄今为止,已经有一大批中国数学家从中获益。

  面对“卡脖子”困境,对基础研究、数学研究的重视,仍然正当时。近年来,国家及各部委连续发布重磅文件,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加强数学科学研究,为实现原始创新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的“起跳跨越”进行“深蹲助跑”。

  直面“需求”

  近年来,我国科学研究水平显著提升的同时,在推进产业升级转型方面却遭遇各种各样的掣肘。在师昌绪眼里,面向国家需求、站在全局思考问题,是“战略”二字的关键。

  1984年,国家经济复苏急需科学技术注入动力,师昌绪就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技术科学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成为他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1985年,他联合20名专家提出建议,召开有关研究所所长和大型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为他们牵线搭桥。从此,中科院内与技术科学有关的研究所和国内大企业建立了业务协作关系,促进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也推动了企业的技术更新。

  “学部委员应对国家建设及科技发展重大问题发挥主动咨询作用”——在这一主张下,师昌绪领衔的技术科学部先后完成了6份咨询报告,涉及钢铁、能源、通信、计算机、集成电路和科技人员培养等问题。报告报送党中央、国务院后,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批示“在‘八五’计划中适当采纳”。

  这批报告推进了改革开放的进程,也为两院院士的咨询工作提供了范例。1996年,师昌绪任中科院学部咨询评议委员会首任主任。从此,在他的大力推进下,组织院士为国家科技提供战略咨询成为学部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我国从大国走向强国贡献了力量。

  师昌绪围绕我国能源战略,带领专家们讨论提出“因地制宜”的方案。10多年后,师昌绪在祝贺中科院学部成立55周年的文章中欣慰地写道:“现在,我们建议的合理性已经充分体现,即东部大建核电站,西部大力开发清洁能源,超超临界燃煤发电也已提到日程,正向我们过去提出的模式前进!”

  进入2000年,我国经济建设驶入快车道,国家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要求。2003年10月,科技部启动“半导体照明工程”攻关项目。“科研成果真正实现产业化规模应用,不仅需要建立产业创新体系,还需要有一个完善的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站在整个产业全局视角上,师昌绪向攻关项目管理者提出这样的建议。

  正是这条建议,促使我国半导体照明纳入国家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战略。2009年9月,发展改革委会同科技部、工信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明确提出了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别人之所以认为我是一位战略科学家,原因就在于我不是为了自己在工作,也不是为了某个部门在工作,而是为了国家的崛起与强盛。”2011年,师昌绪在自传中这样写道。

  凝聚“智慧”

  晚年的师昌绪,一直在为推动联合两院开展战略咨询、凝聚“最强大脑”智慧奔忙。

  1992年,师昌绪与学部委员王大珩作为建立中国工程院的主要倡议者,投入了筹备工作中。

  沟通协调是一件“苦差事”。1993年元旦那天召开的座谈会上,师昌绪与王大珩因为与会议召集方持有不同意见,发言时间遭到严格限制,甚至还被强行抢走话筒。二人硬是压住火气,坚持到会议结束。师昌绪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说:“我当时觉得受到奚落,甚至有当场退出的想法,但是为了顾全大局,还是善始善终。”

  后来,师昌绪始终把握这一原则,妥善处理了许多有争议的问题,对中国工程院的建立起到奠基作用。

  2005年,85岁高龄的师昌绪又打起了资深院士的主意,倡议建立“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以下简称联谊会)。他的想法是,“资深院士不参加选举,活动也少了,都是科技界的精英和过来人,又没有单位的牵挂,可以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见解”。

  院士们虽年事已高,但仍紧紧围绕事关国家发展的战略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决策咨询、科学普及、学术研讨等活动。2011年,师昌绪主动提出,联谊会应设立有关微电子的重大咨询课题,重点研究我国微电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同年,微电子研究课题正式启动。

  随后两年中,联谊会组织上百位院士和专家进行调研、研讨,师昌绪参加了绝大多数活动。

  为微电子产业的操心,消耗了这位已经年过九旬的老人太多精力。

  2015年出版的《师昌绪传》一书记载:“2013年4月2日,师昌绪最后一次住院的当天上午,他还在为这个课题忙碌着。当天,师昌绪在办公室同中科院院士工作局工作人员讨论报告的修改细节。结束后,身体不适的师昌绪被送往医院。此后,这位老人再也没有回到基金委业务楼6层那间他最留恋的办公室。”

  最终,咨询项目组形成了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师昌绪在病房中写信,将这份研究报告报给了中央,得到高度关注。不久,规模宏大的国家集成电路发展专项立项启动。

  大师远去,精神仍在。2016年,联谊会更名为“两院资深院士工作委员会”,继续发挥资深院士在建设国家高端智库中的作用。

  在充满未知和挑战的当下,“师昌绪星”闪耀着智慧和高尚的光芒,将永远指引科学界的后辈前行。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1-11-23 第4版 综合)
关闭窗口
©1996 - 2014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