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竺可桢“求是”精神指引浙大
2010-03-26      浙江大学 杨卫 [大][中][小]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会聚一堂,隆重纪念我国现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竺可桢先生诞辰120周年。竺可桢先生热爱祖国,鞠躬尽瘁,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堪为我国科学家和教育家的一面旗帜,是科学救国和科教兴国的先行者。他执着的“求是”精神、卓越的教育思想和显著的办学成就,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留下了熠熠生辉的篇章。

竺可桢先生在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十三年间(1936-1949),始终倡导与弘扬“求是”精神,广延名师,民主办学,竭尽心力,把浙江大学从只有3个学院500多名学生的普通国立大学,发展成为具有7个学院(文、理、工、农、师范、法、医)、2000多名学生,建制完备、人文荟萃、人才辈出、蜚声中外的著名高等学府。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为了保存文脉,竺可桢校长毅然带领浙江大学师生,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举校西迁贵州遵义、湄潭,历时近9年,行程5000余里,谱写了一曲“文军长征”的壮丽凯歌,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作为早期“海归”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竺可桢校长学识渊博、会通古今、阅历中外,善于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西方近代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倡导“求是”精神,展现人格魅力,探索治校方略,推进办学实践,形成了独具个性、富有特色的现代大学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成为推动浙江大学乃至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竺可桢校长始终倡导“明辨是非,追求真理”的“求是”精神。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特定的人格化和个性化精神,是富有典型意义的特征。竺可桢校长在继承求是书院成立以来的优良传统和汲取世界一流大学精华的基础上,于1938年正式确定以“求是”为浙江大学校训。他认为,“求是”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是西方近代科学的真谛,若想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必须把握住这个共同点。他指出,“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竺可桢校长将“求是”精神阐释为“明辨是非,追求真理”,强调“求是”精神就是奋斗精神、牺牲精神、科学精神。竺可桢校长积极倡导“求是”精神,教诲莘莘学子树立“求是”学风,培育做人的品行。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求是”精神在浙大校园蔚然成风,成为浙大师生战胜艰难困苦,坚持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推动学校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激励他们追求真理、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竺可桢校长明确提出大学要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领袖人才。大学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首要问题,也是竺可桢教育思想的重要内涵。1936年秋,竺可桢校长在新生入学典礼上发表演讲时提出了著名的两个问题,即“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 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他告诫新生,“诸君到大学里来,万勿存心只要懂了一点专门技术,以为日后谋生的地步,就算满足,而是要为拯救中华做社会的砥柱。”他要求学生“致力学问”、“以身许国”,“每个人学成以后将来能在社会服务,做各界的领袖分子,使我国家能建设起来成为世界第一等强国。”竺可桢校长心目中的大学教育目标,决不仅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在乎培养“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他还提出这样的“领导人才”应具备四项基本条件:一是肯牺牲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二是清醒而富有理智的头脑和深思远虑、不肯盲从的习惯;三是明辨是非而不徇利害的气概;四是健全的体格。

与此相应,竺可桢校长认为,大学教育必须注重基础,加强思维和能力训练,实施通才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均得到充分发展。他十分注重加强基础课教学,要求一流的教师担任教学;鼓励学生跨院系选修课程,沟通文理;鼓励院系建立主辅修制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率先推行导师制,教师还应负责指导学生的品格修养,通过师生间的经常接触,相互了解,使学生有较多机会从近处体验导师为人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潜移默化地享受到更多更深的教育。

竺可桢校长大力强调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流的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大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授的作用。竺可桢校长坚信好的教授是办好大学的重要基础,认为教授是知识、人格、校风得以传承的校魂。他指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人选为转移。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教育后进为无上责任,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地培植出来博学敦行的学者。”为此,竺可桢校长始终把聘请一流教授作为首要事务,并努力创造良的教学、研究环境,以发挥他们的教育效能和学术贡献。他呕心沥血,海纳江河,以他的学术威望、人格魅力,乃至私人友谊,罗致了一大批国内著名学者和学术界前辈来浙大担任院长、系主任,聘请了许多有成就的学者担任教授。

竺可桢校长聘请教师容纳各种不同的学派,只要学问精湛,热衷于教育事业,皆兼容并蓄。他不但竭力聘用教授,而且非常注意尊重、使用和培养教授。他坚持民主办学,充分发挥教授们的管理作用,选派有名望的教授担任学校学术、行政机构的主要成员,依靠一批德才兼备、热心教育、在师生中有威信又有办事能力的教授来管理学校。在竺可桢校长民主办学思想和高尚人格感召下,浙江大学汇集了一大批学界精英,培养了一大批青年俊才,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成果,声誉鹊起。

竺可桢校长一贯主张大学的使命应当服务社会。社会服务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不仅是社会发展对大学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竺可桢校长认为,大学要承担服务社会、改良社会之目的,其途径有两个:一是让那些经过大学训练、具有知识和头脑的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并进而达到改良社会之目的;二是利用大学教师和学生所拥有的科学技术、文化优势,直接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服务。他指出,培养各界“领袖”的大学目标和服务社会、改良社会的大学使命是紧密联系的。大学不仅要负担起学术责任,更要承担改良社会、服务地方之重责,肩负起弘扬社会道德的神圣使命。他将大学比喻为“海上之灯塔”,可以指明人们前进的方向;又将大学比喻为“社会之光”,应该成为人类文明的象征。

竺可桢先生担任校长后,浙江大学每到一处都为地方建设作出了贡献,真正做到了为社会服务。如浙大留住泰和期间,即为当地人民修筑防洪大堤,创设澄江学校,协助开辟沙村垦殖场等。浙大在贵州遵义湄潭办学近七年,更是发挥工、农、文、理、师范诸学科特点,开展农业推广、科普宣传,开设教员辅导、民众补习班,创办浙大附中,指导开发矿产等工作,对推动黔北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竺可桢校长是浙江大学百余年办学历史上的一座丰碑。他倡导并力行的“求是”精神,丰富深刻的教育思想,感人至深的办学理念和实践,不但创造了浙江大学办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也深刻影响着一代代浙大人,为一代代浙大人所传承弘扬,激励着一代代浙大人不断开拓创新,勇于站立时代潮头,努力走在发展前列。

“一代楷模,风范永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学习传颂竺可桢校长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继承发扬竺可桢校长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牢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按照“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的人才培养目标,贯彻“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实践“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办学思路,勇于改革创新,积极开拓进取,深化各项改革,推进各项建设,努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