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点滴看竺可桢
2010-03-25      新华网 [大][中][小]

1974年2月7日,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竺可桢是浙江上虞人。1928年创办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任南京气象研究所所长。1936年任浙江大学校长。解放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自然科学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在气候变迁、物候学、农业气候、自然区划和科学史等方面有杰出贡献。 这是竺可桢生前在阅读文献(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作者:竺安 竺可桢之子

父亲是我国近代卓越的科学家,教育家、他在我们这些儿女心中又是一个慈爱的父新,严格的老师。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看似普通平凡,但他几十年如一日本着爱国家、爱民族的强烈信念,以科教救国为宗旨,从平凡琐事做起,为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父亲终生坚持的爱国,求是和敬业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不断进步。

我们缅怀父亲,就是要学习他毕生为祖国繁荣昌盛而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缅怀父亲,就是要学习他一生坚持的那种实事求是的"求是"精神。

我们缅怀父亲,就是要学习他甘为人梯,善于发现人才,尊重人才、培养青年的高尚品格。

我们缅怀父亲,就是要学习他一生廉洁奉公,严于律已,关心群众甘苦的高风亮节。

目前我所从事的工作,就是编辑出版《竺可桢全集》。这个工作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已有9年,预计还要三四年才能完成。日记工作量大,他的著作大概是500万字,日记大概是800万到900万字;第二它难度要大得多,因为发表的论文都有铅印本,校对修改比较容易,而日记全部是手写的,有些字迹不太好认,再加上是六、七十年以前的事情,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名难于搞清楚,所以参加这部分工作的,前后有30人之多,再经编委编纂校对,交出版社再编校,再经过几次双方的校对,才去付印。现在已进入最后阶段,已出13卷,总共将会到二十多卷,前5卷是他的论文、著作,从第6卷开始是他的日记。他的日记从1936年开始,因为1936年之前的日记丢失了。他在日记里也讲到,36年之前的日记,因为抗日战争爆发了,浙江大学内迁,逃难,很多书,包括他的一些日记留在南京。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再回到南京,那些书和日记都找不到了。1927年以前,即20年代初期,他执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后来的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在东南大学期间,发生了口字楼着火事件,他的日记在这次事件后就损失了。至于他什么时候开始记日记,就不知道了。根据他在哈佛大学时的同学,像胡适、赵元任之日记看,他可能在1913年甚或更早便开始记日记了。赵元任的日记保存在UC Berkeley(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图书馆里,是从1910年开始的。

《竺可桢日记》,在80年代初期,曾编辑出版过一次,但那时还有很多禁忌,又因为篇幅太大,只选用了三分之一。现在这八、九百万字的日记,看来是宝贵的史料。竺可桢不止一次在日记中写到英国的小说家班内特(Arnold Bennett)的话:"日记的第一要义就是真实,如果不真实,就毫无意义。日记和小说正好相反,小说的价值天长日久慢慢会减低,日记的价值越来越高,几百年之后,哪怕是很琐碎的事,都是很宝贵的材料。"也正因为这一点,竺可桢记日记记得很详细,很琐碎。经过一天的工作,人已经很疲劳,又要把一天琐碎的事记下来,这很不容易。所以班内特讲:记日记的最大的障碍是与这苦累活作斗争。你很想休息,但你又要记你一天遇到的事,你就必须克服这种困苦。

经过这几年,我看了很多竺可桢日记,有很多的感想,下面,我想就他的认真精神来讲一下。

竺可桢在日记中,好多东西他都要记。作为气象学家,天气、物候如桃树开花了、柳树长出叶子了、燕子从北方飞来了,他都有记录。这对于一个气象学家来说并不奇怪,但是还有很多记录,如参加一些比较大型的重要的会议,三十几个人的名字全部记下来。大家奇怪,他的记忆怎么这么好?后来才知道,他有个随身笔记本,在会上哪些人报告,谁发言了,谁的发言从10:00到10:45;下一个谁发言,从10:45到11:25,他都有记录。再比如,作为一个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喜欢旅游,到什么地方?拍照片时的距离、光圈、速度都有记录。如果乘飞机出差或旅行,飞机几点起飞、飞行速度、飞行高度、看到什么样的云,云下面看到什么地方,他都有记录。可以这样说,只有具有充沛的精力和坚强的毅力才能做到这一点。举例:

1936年8月11日,他从南京乘汽车到杭州,在汽车上他盯着车上的里程表,以此来算出从南京到杭州的距离,连见到几辆自行车等等都记下来。日记原文如下:

南京至杭州路程

时 间

地 点

表号数

距 离

6:43

珞珈路二十二号

17777

6:56

中山门

17782

5

7:23

汤山

17798

16

7:40

句容

17807

9

8:07

天王寺

”823

16

9:03

溧阳

 856

33

9:40

宜兴

17877

21

 

在此抛锚停

一小时馀

 

11:15

宜兴启程

 

 

11:50

江浙之界

 

 

12:15

长兴

17908

31

12:54

湖州

  24

16

13:30

三桥埠

17948

24

14:30

杭州市界

17977

29

 

自南京市界至杭州市界(市内不算)共见自行车七(一在句容,六在杭州市附近)、驴三、运货车六(句容附近)、公共汽车八、小车12、包车4。

1963年11月13日,从上海到北京,火车到南京时摆渡要2小时,因雾晚点约两小时,正点该什么时候到,实际什么时候到哪一站,一直到北京,他都记下来了。

1961年,他作为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的主任,到四川阿坝(今年大地震中心汶川的附近)地区考察,每到一个地方,何时到,走了多少公里(这是看公路旁边的里程碑算出来的),海拔多少,都有记录,原文见下:

1961年 6月3日 星期六 从阿坝到米亚罗

晨阿坝晴,霜,窗口-1℃,66%。

7:50 阿坝    506 km   3200 m

8:30       486 km   3600黄土在冰碛之上

8:46 麦尔玛   472 km   3400

9:08 查理寺   468 km   3140

9:38 阿里山头 445 km   3820

11:05       400    3040

11:15龙日农场 392km   3460m

12:45

13:20       380    3700

13:30中壤[口],阴坡林下 367   3500

13:46下壤[口] 360    3470

14:20刷经寺   333      3280

15:30       326      3200 1公升走五km

15:55       319      3460

16:10       316      3580

16:40顶雪    311      3800

16:55鹧鸪顶峰 306      4040

17:03       301      3850

17h15沟头    294      3630

 :30       286      3240

17:46       284      3000

 :52大郎坝   272      2960

18:06米亚罗   262      2700

要是看原始记录,你就会吃一惊,字写得歪歪扭扭,非常难看(见上图),因为他去考察是坐在吉普车里,在崎岖的道路上颠簸,从早到晚,一手拿着高度表,看看海拔是多少,又要盯着公路边的里程碑,一手做记录,还要看前方到了什么地方。

这一年他71岁,我们想想,一个老科学家,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下,从早上到晚六点前后十多个小时,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坐在车上还认真工作,往往每十几分钟就要记录一次,可见一路上都必须全神贯注。

他记日记几十年如一日,没有一天懈怠,把看到的东西都记下来。我觉得,我做实验记录也没有那么详细,而他从阿坝到米亚罗,每一站的距离、海拔、所见都记下来了。坐飞机也是那样,手里拿着高度表,眼睛看着外面,看到的云型,底下过了黄河、西安等都有记录。他的这种认真精神非常令人钦佩。一般做好一两件事并不难,但是天天如此,几十年里,千、万次地坚持下来,特别是他是一个大的科学家,就很不简单。我不由想到列宁讲过的一句话:"不要轻视小事,因为大事是由小事积累而成的。"正因为他坚持做好这每一件小事,所以成就了他在科学和教育上的诸多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