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回忆与纪念
缅怀与回忆——纪念华罗庚教授百年诞辰
来源:

巨星陨落

1985年6月12日晚上十一、二点了,电话铃声骤然响起,夜深人静,显得分外响亮。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居民家庭安装电话的还不多,我下班回家很少有几个电话,晚上九时以后一般不会再有电话铃响,是看书与思考问题的好时光。拿起听筒,是研究所党委书记潘纯同志打来的电话。老潘是位很正派的老干部,然而我们通常只在所内会议上见面与谈话,并没有个人联系。一听到他的声音,我感到可能发生了重大的事情,并有不详的预感。

然而当我听到他在电话中通报华老当天下午在日本东京大学作完学术报告以后突发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已于晚上十时逝世时,我还是极端惊愕,茫然不知所措。不仅当时如此,而且在随后的几天里,到机场迎接专机运回华老的骨灰盒,以及到八宝山大礼堂参加告别华老的仪式,我一直为这种惊愕与茫然的情绪所笼罩着。当时,《人民日报》曾希望我写一篇纪念文章,然而在那些天里,我无法稳定情绪,理好思路,完成这项任务。

不久,我遇到日本数学家H. Komatsu与M. Morimoto教授,他们分别给我详细介绍了华老6月12日下午在东京大学作最后演讲的情况。华老的讲题是“在中国推广数学方法的一些个人体验”,由Komatsu教授主持,4时开始。起初,华老用中文演讲,由翻译译为日语。不久,华老觉得不十分如意,改用英文直接对听众演讲。谈起他自己的研究工作,应用与推广,他感到得心应手,淋漓欢畅。

他先将西装外套脱下,又将领带除去。即便如此,据说华老依然汗流不止,以至衬衫有点湿透了。

由于内容十分丰富,演讲比规定的一小时超过了10分钟。当演讲完毕,听众报以热烈的掌声,日本友好人士白鸟富美子女士正要送上鲜花时,华老却从台上的椅子突然滑下。

东京大学医院的医生立即实施抢救,但迅即宣告不治,我国驻日使馆仍坚持继续尽一切力量抢救,然而回天乏术,华老于当天晚上10时逝世。

天才在于勤奋 聪明在于积累

早在故乡江苏南通读中学时,便听说过传奇式的数学家华罗庚。当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张40年代后期的旧报纸,上面有一长篇文章,介绍华罗庚的经历与故事,把他和陈寅格并列为清华大学两位最具特色的教授。

1956年9月,我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实数、极限、函数连续性等十分严谨的叙述与相关的理论,让许多同学遇到障碍,感到困难。然而,他们在中学时都是数学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于是一些人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学习数学,专业思想产生了动摇。这时,系里请来了华罗庚教授给大家做报告,报告在北京大学的办公楼礼堂举行,作为一名听众,我第一次见到了这位伟大的学者。在报告里,华老提出要随时发现问题,并努力思考。他举例说......(摘录)

关闭窗口
© 1996 - 2010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