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厦门大学教授蔡启瑞先生于2016年10月3日7时26分在厦门安详逝世,享年104岁注。
蔡启瑞先生1913年12月3日出生于福建同安,籍贯金门琼林。193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47年赴美留学,1950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物理有机化学方向哲学博士学位,后在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被聘为无机化学和酶反应动力学方向副研究员。1956年回国后任厦门大学教授。1978年5月22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第一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三届全国政协特邀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蔡启瑞先生长期从事催化科学研究。他提出配位络合活化催化作用的理论概念,总结了配位催化作用可能产生的配位活化、结构定向、电子传递及其与能量偶联的传递等四种效应,将均相催化、多相催化和金属酶催化作用有机关联起来并精确示异,丰富和发展了配位催化的理论。他带领催化团队,巧妙设计和应用原位互补分子光谱和原子簇结构模型量子化学计算等手段,发展了分子催化研究方法,并成功研制出化工行业急需的负载型氧化锌和负载型氧化铌两种新催化剂,解决了乙炔路线制合成橡胶单体的关键技术问题。他与唐敖庆、卢嘉锡先生共同领导我国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的科技攻关。他详细阐明了固氮酶催化反应中ATP驱动电子经由铁蛋白传递到钼铁蛋白的机理,对固氮酶活性中心结构及其参数进行了合理描述,提出了该中心多核原子簇结构模型(即厦门模型),经过演化改进后,又与卢嘉锡先生提出的福州模型融合为福建模型。他带领团队进行酶催化和非酶催化固氮合成氨的关联研究,提出了过渡金属催化剂上氮加氢氢解成氨缔合式机理的新见解,并通过激光拉曼光谱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互补实验方法证实了该观点的合理性。此外,他带领团队综合运用化学捕获、同位素法等知识和技能,完成了合成气制乙醇催化机理的研究。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被评为“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 1982年、1987年、1995年连续三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蔡启瑞是卓越的教育家,堪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善于因材施教,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导学生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性,并叮嘱他们切记报效祖国。他曾于1960年、1977年、1980年三次谦让职称,传为美谈。2013年,他在病榻上还为厦门大学捐资21.6万元,用于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蔡启瑞先生一生热爱祖国。1950年他从美国发回电报:“祖国大地皆春,我怀念你啊,祖国!”并连续六年,坚持年年递交离境申请,直到1956年获准回国。为了新中国化学工业和炼油工业的需要,他而立之年毅然转行催化研究,并建立起我国高校第一个催化教研室。他关注国家能源资源战略部署的可持续发展,建议我国实行“油煤气并举,燃化塑结合”的能源化工原料技术路线。1997年以来,他通过全国政协、中国科学院学部等渠道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交我国生源化工材料路线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提案和咨询报告。
蔡启瑞先生一生热爱祖国,崇尚科学,严谨求实,无私敬业,将全部心血奉献给了我国催化科学事业,为我国科教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风范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