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刘光鼎>纪念文章
“大侠”远去,江河留音
发布时间:2018-08-20 来源:科技日报 【字号:  
  秋天已至,可有位科学家却再不能看到今年的秋景了。就在今年立秋那日,我国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光鼎逝世,享年89岁。

  改变志向,投身地球物理研究领域 

  1929年,刘光鼎出生在山东省蓬莱市的一个诗书世家。其祖父曾进士及第,父亲刘本钊先后在清华大学、国立青岛大学任职。此外刘家人不但能文而且善武,刘光鼎的大哥刘光斗是我国著名武术家,绰号“铁胳膊刘”。

  受家庭环境熏陶,自小刘光鼎就是不折不扣的“学霸”。1948年他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由于经费紧张,物理系共有20个学生,却只有2个奖学金名额。刘光鼎凭借全班第一的成绩,顺利拿到了奖学金。

  彼时的刘光鼎,一门心思扑在理论物理上,且怀着要发展祖国原子能的愿望。

  然而,一次外出实习彻底改变了刘光鼎的人生轨迹。那次实习,刘光鼎遇到了地质学家陈贲。一天晚饭后,陈贲主动找参加实习的学生谈话,并表达了希望同学们投身石油建设的愿望。陈贲说:“一个国家要发展,不能没有石油。石油如果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国家就不能强大也没法发展”。多少年过去了,刘光鼎对这句话依然记得格外清楚。

  回到北京后,刘光鼎作出了改变自己一生的决定:用物理学的方法来研究地球,为祖国寻找矿产资源。

  在此后半个世纪的科学生涯中,刘光鼎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积极倡导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为中国油气资源二次创业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实事求是,婉拒“海洋地质之父”赞誉 

  1964年,刘光鼎调至原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科学研究所。从那时起,刘光鼎开始了在海上漂泊的生活。30年间,刘光鼎和同事们像“梳头”一样,把中国的海域“梳”了个遍。

  与陆地探测不同,如果没有仪器,海洋探测将寸步难行。由于当时相关设备未能从国外购买,于是刘光鼎选择自己造。海底重力仪、航空磁力仪、海洋用地震仪、水下压电检波器……这些都是刘光鼎一点点攒起来的,是当时我国海洋地质探测的“家底”。

  有了这些仪器,刘光鼎便和同事们开始了出海勘查。继在1965年发现渤海盆地后,刘光鼎和同事经过分析、研究认为,东海海底同样具有三隆两盆的构造格局,其中东海陆架盆地又有3个沉积中心。于是,国家集中力量对浙江东部的西湖拗陷进行地质勘查,终于在平湖构造带钻探到工业油流……

  30余年的海上勘查生活,刘光鼎积累了大量的数据。1986年起,刘光鼎组织学生绘制了《中国海区及领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这是我国第一份系统、高精度的系列海图,其中多幅地图被收入《世界海洋图集》。这份海图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对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维护我国海洋主权和权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经过刘光鼎等一代海洋地质工作者30多年的努力,截至上世纪90年代,我国先后在渤海、东海等四大海域取得许多重大成果,基本阐明了我国四大海域的地质构造,发现渤海、东海陆架盆地等40多个沉积盆地。

  有人把刘光鼎称为“海洋地质之父”,刘光鼎自己却明确表示不赞成这样说。他回忆,当年在原地质矿产部,还有他的三名“酒友”,分别是朱夏、关士聪、业治铮,他们都为中国石油地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习练武术,强健体魄无惧海上颠簸 

  除了海洋地质学家,刘光鼎在中国科学院还有两个身份为人熟知:一个是诗人,另一个就是大侠。刘光鼎不但爱看金庸的武侠小说,自己也是一位武术家。

  受长兄影响,刘光鼎曾跟随哥哥的弟子、武术名家刘晚苍学习太极拳。海上漂泊30年,其他人晕船呕吐不止,刘光鼎却如在平地一般,自言受益于习练武术。

  上世纪80年代初,刘晚苍与刘石樵共同出版了《太极拳架与推手》一书。该书一经出版便大受欢迎,连续再版,印数达40多万,至今依然被不少太极拳爱好者奉为圭臬。只是很多人不知道,作者之一刘石樵就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刘光鼎。在生活中,刘光鼎也因仗义执言、敢作敢当的性格,被大家公认为“大侠”。

  “斗室酣饮大杯酒,江河湖海逍遥游。踏遍青山人未老,几阵风雨壮志酬?”这是刘光鼎曾写给自己的一首诗。

  如今“大侠”已去,不过由他设立的“刘光鼎地球物理奖学金”仍会激励后来者继续他未完的壮志。

(责任编辑:叶瑞优)
关闭窗口
© 1996 - 2019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