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
水密舱壁
发布时间:2016-09-01 来源: 【字号:  

蓬莱一号古船(约建造于元末明初)

  水密舱壁是中国造船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其原理是用隔舱板将船舱分成若干个互不相通的独立船舱,当船舶发生触礁、碰撞等造成船壳破损时,即使某一船舱破损进水,也不致于波及其它船舱,从而提高船舶的抗沉性。

  中国最早带有水密舱壁的船可能出现在晋代义熙年间,当时卢循建造了一种“八槽舰”,用来隔开船槽的有可能是水密舱壁。目前关于水密舱壁的确凿实物证据来自唐代,1973年江苏如皋发现一艘唐代木船,船上共有9个船舱,船的两舷和隔舱板均用铁钉上下交叉,重叠钉合,这种钉合方式称为“人字缝”。木板缝隙中填有石灰桐油的混合物,取得严密坚固的效果,增加了船舱的水密性[1]。可见最迟到唐代,中国造船中已经形成成熟的水密舱壁技术。1960年,江苏扬州施桥发现一艘唐宋时期的5舱木船,除了在木板之间用油灰填缝外,木料上原本有节疤和裂痕处,还用小块木片补塞。[2]1974年泉州湾出土一艘宋代海船,共有13个船舱,所有隔舱板都上下榫连,填塞艌料。为了加强联接强度,隔舱板与船壳板之间还用扁铁和钩钉钉连[3]。1982年出土的泉州法石南宋海船中,钉与船板之间的缝隙用蔴筋和桐油灰艌密[4]。

  在中国古代海船的水密舱壁上,正中线的下端还会留有圆形或方形的小孔,这种流水孔也称过水眼。设流水孔是为了使舱底积水能够流通,让水集于船底的最低部位,便于排水,增加船舶安全性能。法石宋船隔舱板底部的过水眼略呈方形,高6厘米,底宽5厘米,而泉州湾宋船的各舱壁近龙骨处都留有12×12厘米的过水眼。舱壁最初是为木板船的结构强度需要而产生的,由于它的满实性,配合捻缝进而形成水密舱壁。水密舱壁支撑了船壳板和甲板,增加了船体的刚度与强度,形成船体的坚固横向结构,使桅杆紧贴舱壁、与船体紧密连接,这也使中国古代帆船采用多桅多帆技术成为可能[5]。水密舱壁自18世纪开始被欧洲人采用,后来逐渐成为各国造船业通行的技术[6]。(陈晓珊 撰)

    参考文献

  [1] 南京博物院:《如皋发现的唐代木船》,《文物》,1974年第5期,第84-90页。

  [2] 江苏省文物工作队:《扬州施桥发现了古代木船》,《文物》,1961年第6期,第52-54页。

  [3] 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编:《泉州湾宋代海船发掘与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 1987年,第19页。

  [4] 周世德,金秋鹏,陈鹏,杨钦章,李祖涌:《泉州法石古船试掘简报和初步探讨》,《自然科学史研究》1983年第2期,第164-172页。

  [5] 席龙飞:《中国造船通史》,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年,第117页。

  [6] 金秋鹏:《水密隔舱》,中国历史大辞典·科技史卷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历史大辞典·科技史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175页。

(责任编辑:麻晓东)
关闭页面
© 1996 - 2016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