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
火药
发布时间:2016-09-01 来源: 【字号:  

北宋时期的军事学著作《武经总要》中记载的蒺藜火球和引火球

  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古代的火药是以硝石、硫黄和木炭(或其他易碳化的有机物)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物。因其点火后迅速爆炸生成黑色烟焰,西方称之为黑火药。

  中国古代火药的发明与炼丹术密切相关,在炼丹过程中为了防止爆炸和猛烈燃烧,炼丹家采用了许多“伏火”的配方。晋代炼丹家葛洪(公元283-363年)的《抱朴子》已有将硝、硫、炭合炼制丹的记载。[1]

  至晚于9世纪,中国炼丹家发明了火药。[2]在成书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的《太上圣祖金丹秘诀》“伏火矾法”明确记载了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遇明火碳化)三钱半的火药配方。而且,当时的炼丹家已经注意到这一配方的危险性,并采取了一定的防御措施。另一部宋人辑录的炼丹术作品《诸家神品丹法》记载了一种“伏火硫黄法” [3]采用了与“伏火矾法”类似的火药配方。成书于9-10世纪的《真元妙道要略》记载“有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这里提到了火药爆炸的威力。

  到了10世纪后半叶,即五代到北宋初期,火药已经用于军事。《宋史》中多处记载到这一时期的火器,如火箭、火球、火蒺藜等。[4]

  “火药”一词首次出现于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据《宋会要》记载该年汴京的武器作坊中专门有生产火药的“火药作”。1044年成书的《武经总要》首次记载三个军用的火药配方:毒药烟球方、火砲火药方和蒺藜火球方(图1)。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军用火药配方。[5]

  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时把我国的火药技术带到了阿拉伯;阿拉伯人在14世纪初将火器传到了欧洲。李约瑟指出,14世纪火炮的第一次轰鸣,敲起了城堡的丧钟,因而也敲响了西方的军事贵族封建制的丧钟。[6](史晓雷 撰)

    参考文献

  [1] 钟少异.中国古代火药火器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85-186.

  [2] 关于火药发明的时间,有不同说法。近年有广西民族大学容志毅指出东晋发明说(《东晋道士发明火药新说》,载《化学通报》2009年第2期),但该说未获得学界一致认同,故仍采用较主流的说法,参见脚注1文献中“《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国古代火药问题协调会议纪要”一文,另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第二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911页“中国古代火药”条。

  [3] 潘吉星认为该条不晚于唐代,见:脚注4文献第242页;袁成业,松全才认为在隋开皇年间(581-600年),见:我国火药发明年代考.中国科技史料,1986(1):35;郭正谊认为是宋代的丹方,见:火药发明史的新探讨.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5(7):73;刘旭认为是隋末唐初的丹方,见:中国古代火药火器史.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11-12;王兆春认为此法盛行于8世纪,见:中国古代军事工程技术史(宋元明清).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64.

  [4] 潘吉星.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源流、外传及世界影响.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248-249.

  [5] 王兆春.火药的发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引自:路甬祥.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中).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75-176.

  [6] (英)李约瑟.火药和火器的史诗.引自:潘吉星.李约瑟文集.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577.

(责任编辑:麻晓东)
关闭页面
© 1996 - 2016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