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在河南封丘,中科院的专家们用四十多年艰辛把这片风沙盐碱旱涝区改造成大粮仓;由此创立的中低产田改造技术体系,将可推广应用于黄河两岸上亿亩耕地——
【文汇报】在盐碱窝寻觅种田的智慧
发布时间:2012-07-10 来源:文汇报 许琦敏 【字号:  

6月,正是黄淮海平原收割夏麦的农忙时节;位于黄河北岸的河南省封丘县,百万亩良田里麦浪滚滚。根据河南省农业厅的测产报告,在中国科学院与河南合作的“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封丘潘店示范区,大面积亩产达到了585公斤。

当地老人说,从前这里可是“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的风沙盐碱旱涝区,小麦亩产不足40公斤,而且十年九绝收。

上世纪60年代,中国科学院的专家队开进这个盐碱窝,建基地、搞研究、做示范,用40多年艰辛打造出一个大粮仓!封丘过去每年要吃7000多万公斤返销粮,如今每年输出3.9亿公斤商品粮,成了国家粮食生产重点县。

在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国家试验站采访,记者感慨不已,“知识就是力量”,是科学家发现了种田的智慧,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奇迹。

弄清“体质”

去试验站的一路上,处处可见金黄的麦子密密匝匝立在田地里,仿佛一方方厚实的地毯。可是踏进试验站,眼前的景象迥然不同:这块地稀疏零落,那半方矮小干瘪……

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试验站站长张佳宝研究员解释,为了弄清作物需肥和土壤供肥规律,我们不得不对这些小麦做“残酷”的缺肥处理。这里每一块小麦地都有编号,各自担负着实验任务:同样缺肥,有的单缺氮肥,有的不施磷肥,有的则不给钾肥;一样施肥,有的全用化肥,有的全用有机肥,有的则各用一半。

经过20多年的养分循环实验,科学家获得了很多第一手信息:如不施氮肥,作物可以从大气氮沉降中获取部分自我补充,维持一定量的生长;与我国南方旱地长期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退化不同,封丘的土壤天然呈弱碱性,能够中和化肥引起的酸化,因此连年施用化肥反而可保持高产……

其实每个地方的土壤都有自己的特质,就像每个人的体质各不相同。张佳宝说,他们不仅为封丘的土壤测“体质”,也在其他地方做着同样的工作;测准了“体质”,才能确定最有效的农业生产方式。

“封丘的土壤发育于黄河沉积物,可以代表黄河两岸上亿亩耕地。”他说,选择这个点做研究,成果的推广价值非常大。封丘站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制定的中低产田综合治理模式,在90年代黄淮海平原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粮食产量大幅提升。

提升“地力”

有了优良品种,是不是靠化肥和灌溉就能保持持续高产?封丘站的实验表明,说“是”或“否”都失之简单。

张佳宝介绍说,看一个地方有没有高产的可能,首先得看水资源条件。封丘试验站的长期研究证实,亩产吨粮,每年需耗水850毫米左右,而这里年降雨600毫米,加上黄河侧渗约200毫米,恰好够,无需透支地下水资源,也就是说,当地有持续高产的水资源潜力。第二要看“地力”。所谓地力,是指在没有水肥投入的情况下,土地能长出多少庄稼的能力,这是土地“体质”的综合体现;地力越高,为获取高产所需投入的水肥越少。

科学家又通过亲手种地,仔细分析有机肥和化肥的利弊:化肥的确可以促成高产,但无法增强土地的“体质”,结果就需要一直大量施用化肥,一旦少用,产量马上下跌。完全施用有机肥,对土地“健体”作用很大,但由于养分需要通过转化供给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定。最好的办法是有机肥和化肥混合着用,在维持高产的同时,也不断提升地力。试验站还研究出了许多其他提高地力的办法。张佳宝说,地力提升后,化肥不用多施,产量便能提高。

那一亩地究竟该施多少肥?有机肥该怎么施?科学家在长期研究中,逐一找到了好方法;这些技术的推广,将给我们国家带来重大的生态环境效益。他们希望再过10-15年,将这片要靠化肥长庄稼的瘠薄土地改良成肥沃土壤——“就像一个人,我们非但要治好他的病,还要让他变强壮。”张佳宝说,如今河南省还有5000万亩中低产田,如果按“封丘模式”全部改造成肥沃良田,将能为国家贡献上亿斤粮食;若再推广到整个黄淮海平原,贡献更不可估量。

推进田头

从试验田得出的结论,还得到大田里去验证。在封丘,科学家们建立了好多个千亩、万亩示范田。

首先,所有示范田都要搞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潘店万亩示范田,记者看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机电井配套,随时能灌能排,同时适应大型机械化作业。

记者还在田间看到了一些小铁箱。试验站一位博士说,这可是高技术装备,里面装了许多监测传感器和信息传输系统,它负责监测温度、监控田里的水肥盐分状况……不断把数据通过中国移动的网络实时传送到数据处理中心,科学家分析判断后,把耕作提示通过手机和电视传送给农户。

“这样一个监测站,成本不过1200多元。”不过博士也有个小烦恼:这东西太新奇,农家娃儿经常把它们从土里拔出来想瞧个究竟,“那我们只好反复修了,实在也没更好的办法。”

封丘的农民们对中科院的这些专家又服帖又感激,多年“润物细无声”的技术推广给了他们实实在在的实惠。除了将试验站的研究新成果一批批搬进示范田展示给农民看,研究人员还一次次跑到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搞推广。试验站副站长周凌云研究员在封丘一呆29年,跑遍了每个村。他说,要让农民接受新技术,就得把自己变成农民,在零距离接触中把技术一点点转换成最好上手的操作步骤,用农民最能听明白的话教会他们。比如教施肥,说氮磷钾比例就不行,要说清楚用哪几种肥、每种一亩地施几公斤,等等。

挑选适合当地的麦种、田间栽种什么树合适、什么时候浇多少水最好、作物如何防病……如今,试验站创立的新一代中低产田改造技术体系,已在封丘做了5年大面积验证、示范和推广,还在河南禹州、西平、潢川、方城4县做了近3年大面积扩展示范和推广,证明效果极其显著,目前已被列入河南省政府科技增粮推广计划。

(原载于《文汇报》 2012-07-10 01版)

关闭窗口
© 1996 - 2012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