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中科院的科学家把试验站建在封丘麦田里,一干就是几十年——
【人民日报】昔日盐碱滩 今日大粮仓
发布时间:2012-07-02 来源:人民日报 王健 【字号:  

6月的河南封丘一派丰收景象,金黄的麦田里到处都是农民们忙碌的身影,轰鸣的收割机往来穿梭。

“去年的玉米每亩收了六七百公斤,今年1亩小麦也能打五六百公斤!”潘店镇段堤村的张克纪大爷站在田垄上,望着自己的麦田喜笑颜开,“在中科院专家的指导下,俺们种地省心多了:选什么种、打什么药、施多少肥、浇几遍水,他们都会提前告诉你。不管天涝天旱,产量一直比较稳定!”

这份喜悦,离不开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科技人员数十年的技术攻关。

蓬头织布妇,赤脚熬盐人。北望沙尘路,无风也起尘——农民自编的这首打油诗,是封丘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统计资料显示,封丘旱涝频繁,春旱夏涝交替出现,平均9年1次大涝,4年1次大旱,平均每年受涝面积30万亩,受旱面积20万亩。上世纪60年代初,盐渍土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50%,粮食亩产在35公斤左右徘徊。

1964年,以著名土壤学家中科院院士熊毅教授为首,多个学科的专家进驻封丘,经过多年合作攻关,用井灌渠排技术治理盐碱,盐碱危害得到有效控制,粮食平均亩产由40公斤提高到194公斤。

1983年,中国科学院又批准建立“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展开以治理土地瘠薄、减轻旱涝危害为核心的改造低产田综合技术的新一轮攻关。只用了短短5年时间,潘店万亩示范区粮食亩产由194公斤增加到508公斤。2006年,封丘实验站被科技部批准为“河南封丘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走进实验站的试验区,放眼望去,地里的麦子长得“高矮胖瘦、参差不齐”。“可别小瞧这个其貌不扬的‘野外实验室’,它可是试验站的‘心肝宝贝’!”顶着正午的大太阳,站长张佳宝教授讲起了自己的“育儿经”。

“实验区主要用来观察施肥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他指着田埂上不同的标识说,“这一块只施氮磷钾化肥,这一块用有机肥,这一块是一半氮磷钾化肥、一半有机肥;那边是不施肥的对照组麦地,分别是缺氮、缺磷、缺钾的。”

“23年的持续试验研究表明,淮河以北的微碱性土壤地区,只要长期平衡施用化肥,是能够持续保持高产的。但是这种施肥模式对地力培育的贡献不大,离不开大水大肥。”张佳宝说,为此,他们的科研团队在黄淮海平原开展了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研究,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攻关:农田土壤障碍因子消减、地力提升、良种良法、水肥增效。

首先,增产需要消除低产田本身固有的属性障碍,比如潮土土壤的沙性、瘠薄,砂姜黑土等粘重土的通气透水差、渍害严重、耕性不良等。经过长期研究,科研团队“对症下药”,实现了土壤改良。

其次,针对河南农田基础地力水平普遍较低的问题,科研团队改变了大水大肥的传统方法,通过激发式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回田等技术,优化了土壤成分,有效提升了地力。

同时,科研团队采用水分高效利用、有效御旱灌溉、精量灌溉、生物—农艺节水、小麦—玉米轮作等系列技术,提升了灌溉效果的优化,做到了减肥增效。此外,实验站还指导农民选用良种,推广病虫害防治规程。

在面积1万亩的黄陵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笔者看到,这里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电配套和农机化使得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丰收。庄呼村村民陈明庆的麦地就在示范区内,他乐哈哈地说:“今年亩产小麦500多公斤,俺家的7亩麦子少说也能卖7000块!”

“群众结婚的时候,都喜欢开着婚车到示范区里面转转,感觉特好!”当地的一名干部说,“什么叫‘希望的田野’?示范区就是!”

据封丘县农业局的同志介绍,过去封丘县每年要吃7000多万公斤国家返销粮,现在每年向国家贡献3.9亿公斤商品粮,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粮食生产重点县。

“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这个地,有了科技投入,结果大不一样。昔日的盐碱地,今天已成为大粮仓!”张佳宝教授满脸自豪。

除了为农业增产提效,实验站的专家们还积极推动当地工业经济的发展。在他们的技术指导下,当地许多企业建立了树莓、金银花种植基地,生产有机肥料,以工补农。

“中科院的专家们真不简单!”封丘县县长李晖县长动情地说,“这些原本在大城市的科学家在封丘一干就是几十年,他们的智慧与汗水换来了农民兄弟的发家致富,精神特值得我们学习!” 

她告诉我们,实验站的专家们每年回家过年时,当地的老百姓都自愿为他们看房子,盼着他们早一天回来。

(原载于《人民日报》 2012年07月02日 20 版)

关闭窗口
© 1996 - 2012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