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研制万米级无人潜水器能力的国家——
【经济日报】“探索一号”叩开万米深渊大门
发布时间:2016-09-01 来源:经济日报 佘惠敏 令狐梅 【字号:  

  “这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之一,我们叩开了万米深渊的大门,在深海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记。我们都是胜利者!”李季伟博士在“探索一号”航次成功凯旋后发出这样的感慨。

  中国科学院“探索一号”船TS01-01航次,于2016年6月22日至8月12日期间,历时52天,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开展了我国首次综合性万米深渊科考活动。那么,“探索一号”都取得了哪些令人骄傲的成果?

  满载收获 再树丰碑

  “探索一号”的这次科考在国内和国际的深海领域都取得了开创性的突破。

  在国际深海领域进行的开创性工作主要有3项。首先,“原位实验”号深渊升降器搭载实验装置在海底成功进行了深渊底部氮循环的原位培养实验、“天涯”号深渊着陆器获取大量万米海底水样,这在国际同等或类似装备上都无先例。其次,首次在挑战者深渊西部开展主动源人工地震勘探,成功获得一条完整地震剖面。再次是利用船载绞车系统和沉积物采样设备,获得了9150米水深的箱式沉积物样品,创造了同类型深海装备作业深度的新纪录。

  在国内深海领域,本次科考也取得了多项开创性突破:最大潜深达10767米的“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成为我国首台下潜深度超过万米并进行科考应用的无人自主潜水器,创造了我国无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及作业深度纪录,使我国成为继日、美两国之后第三个拥有研制万米级无人潜水器能力的国家。而自主研制的水下滑翔机下潜深度达到5751米,也创下了我国水下滑翔机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国产海底地震仪工作深度首次突破7000米,刷新了纪录。值得一提的是,科考期间,地震仪采集到了自1900年以来第三次发生在马里亚纳海沟大于7.7级的天然地震信号。

  此外,“天涯”号深渊着陆器和“原位实验”号深渊升降器3次突破万米深度,最大深度达10935米,在海底停留作业皆超过12小时。

  本次科考,我国还收获了很多珍贵的“海洋宝藏”。

  “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成功获得了2条9000米级和2条万米级水柱的温盐深数据。这是我国获得的第一批万米温盐深剖面数据。

  深渊着陆器和升降器共进行了13个潜次的大生物诱捕实验,获取了2000多个大生物样品,其中包括钩虾、深渊专属的狮子鱼以及未知物种。

  本次科考利用船载采水器、深渊着陆器、升降器,成功获得了深度序列完整的马里亚纳海沟水样,最大采样深度达10900米;利用船载沉积物采集装备和深渊着陆器,获得了从7000米到万米深度序列完整的海底沉积物样本,最大深度达10822米。

  “探索一号”深渊科考航次首席科学家包更生表示:“能在一次科考中取得这么多成果,打破国内、国际多项纪录,这是一次奇迹。”

  “本次深潜科考的成功缩短了我国与美、日、英等世界海斗深渊科考先进国家在万米科考能力上的差距,标志着我国深潜科考开始进入万米时代,是继蛟龙号7000米海试成功后又一个海洋科技的里程碑。”航次领队刘心成在中科院深渊科考成果发布会上表示。

  科考神器 各显神通

  本航次能取得这么大的成果和进展,离不开各种先进深渊科考设备的支撑。

  各种科考神器中,最引人瞩目的要数叩响万米深渊大门的“海斗”号全海深无人潜水器。

  “海斗”号全海深无人潜水器也被称为“全海深水下机器人”,它采用竖高立扁的形体,自带能源,搭载有全海深CTD传感器和水下摄像机,拥有GPS定位能力,最大工作水深11000米,空气中重量为260千克。在本次科考中,它一共下潜7次,下潜深度两次过万米,并在10767米海底悬停52分钟,成为我国首台下潜深度超过万米并成功完成万米级深渊科考应用的水下机器人,创造了我国水下机器人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并首次获取了万米以下深渊及全海深剖面的温盐深数据。

  除了“海斗”号无人潜水器外,我国自主研制的“海角”号和“天涯”号深渊着陆器、“原位实验”号深渊升降器、海底地震仪等都发挥了各自的独特功效。

  科考神器中的海底地震仪也带来了惊喜。“特别幸运的是,我们于7月30日凌晨布放的5台海底地震仪,成功记录了当天5:18发生在马里亚纳海沟的7.7级天然地震,距震中约970公里。这是1900年以来,第三次被采集到的发生在马里亚纳海沟大于7.7级的天然地震信号。”刘心成兴奋地说。

  海底地震仪是用于接收和记录海底地震波的一种海洋地震观测与勘探设备,可用于记录天然地震和人工震源信号。本航次除了利用海底地震仪成功检测到地震信号以外,还在挑战者深渊获得一条完整的主动源人工地震剖面数据。

  在本次科考中成功下潜应用6次、获得了氨氧化原位实验等样品的“原位实验”号升降器,则主要用于海底微生物、化学实验的原位培养,它的电池可连续供电24小时,可同时满足多种生物地球化学原位培养实验的要求。它在挑战者深渊万米深度,成功捕获端足类钩虾。

  宁冒风险 不当逃兵

  除了神器,还有神人。

  中国科学院“探索一号”船TS01-01航次由7个参航单位,共60人组成,航次由领队、副领队、首席科学家负责,并建立了临时党支部。

  “我们以大深度的科学实验及获取探测数据和各类样品为主要目的,勇于担当、不怕失败!不给航次留下遗憾,不给自己留下遗憾。”领队刘心成说。

  “打了败仗的将军依然是将军,但不战而逃却让将军连士兵都不如。宁当败将,不做逃兵。”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丁抗表示。

  在科考作业现场管理方面,航次设置安全总监,将企业管理的先进方法引进了大洋深渊科考队,探索总结出了“发现—通报—整改—封闭”的管理机制和经验。引导全体人员树立“没有单位,只有岗位”的理念,打破建制关系和专业界限,统一编组,轮流作业值班,形成了基于“探索一号”船实际的海上作业管理体制。

  本航次机工宋鹏飞说:“科考任务圆满完成的那一刻,我在心中对自己说,那些日子吃的苦、流的汗,值了!”

  第一次万米深渊科考结束了,所获深度序列完整的原位探测数据及水体、沉积物和大生物样本,填补了我国长期以来的空白,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深海深渊科学研究的发展,并有效推动我国海斗深渊科学研究体系的建立。

  关于下一步工作,刘心成透露,中科院还会执行第二次万米深渊科学考察,加大力度进行9000至万米深度的深渊环境探测及生物、水文和地质样品的采集,并利用自主研发的大深度海底地震仪,在挑战者深渊进行大规模深渊海底地震仪阵列探测。此外,还将以开放性模式吸引院内乃至全国多学科力量,对万米级深渊的各类样品和数据进行广泛、深入的科学研究。

  (原载于《经济日报》 2016-09-01 11版)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页面
© 1996 - 2016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