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即将启用,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
【文汇报】我国航天开启空间科学新时代
发布时间:2016-09-17 来源:文汇报 许琦敏 张晓鸣 【字号:  

  9月15日晚上,长征二号F T2火箭载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16日,天宫二号成功实施了两次轨道控制,顺利进入在轨测试轨道。随着空间实验室中安排的十余项实验逐渐开启,我国的空间科学和应用,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我国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经过20多年发展,目前已具备了开展较大规模空间应用的基本条件。载人航天的主要任务,已从探索、突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向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转变。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启用,正是我国载人航天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站上国际空间科学的舞台

  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控大厅的屏幕上显示天宫二号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系统副总设计师吕从民松了一口气。为了准备随天宫二号上天的各种载荷的发射前测试,他和科学家及工程技术人员忙碌了两个多月。然而,发射成功仅仅是一个起点,紧接着,科学家们将从酒泉赶往北京,等待载荷开机。

  “对我们来说,实验载荷顺利开启,才是挑战的真正开始。”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李儒新刚从基地离开,而备受关注的冷原子钟就是光机所的项目。该所王育竹院士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跟踪这一研究方向。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为冷原子钟上天提供了一个天赐良机———它可以成为世界上第一台在太空中开展实验的冷原子钟。科学发展的先机往往稍纵即逝,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科学冲击世界前沿提供了舞台,冷钟研究便是其中之一。

  与欧洲太空局深度合作、联合研发设备,伽玛暴偏振探测是这次空间实验室空间天文领域唯一一个国际合作项目。吕从民说,如今,我国在一些科学领域已有了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对于前沿方向具有远见的把握,可以吸引更多优秀国际同行加入中国的科学研究平台。

  约一个月后,天宫二号将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进行交会对接;明年,它还将与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对接,尝试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为打造中国的空间站稳步积累技术经验。空间站将为中国带来更大的空间科学与应用平台,“优秀科学家+空间站”将为中国科技赢得全球影响力奠定基础。

  10年一个台阶,踏实前行

  从“东方红”卫星的研制开始,我国的空间科学就开始了萌芽。然而,真正将空间科学与应用作为航天任务的一个系统来发展,则始于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高级顾问、中科院院士顾逸东说:“从此,中国的空间科学发展提速。”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说,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拥有状态性能稳定的载人天地往返系统、货运系统以及空间实验室等。不断完善的空间设施,将为我国在太空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奠定基础。

  天宫二号上有一个被称为“八卦炉”的神奇设备,它能在一个炉子中“炼”出需要不同条件的18种特殊材料。能造出如此精巧的综合材料试验设备,非一日之功。从神舟一号开始,空间材料试验就被列入空间科学应用系统,“不仅是空间材料,包括空间对地探测技术、空间生命科学等,都有系统的发展蓝图。”顾逸东说,在主要空间科学领域,中国每10年就会实现一个大跨越。如今天宫二号上的项目,基本确定于2005年。他说,当时通过广泛征求科学家意见最终遴选出来的这些项目,现在来看仍至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高水平的空间科学应用,也促使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实验室系统总设计师朱枞鹏说,空间科学实验对航天器提出了许多特殊要求,比如向太空环境敞开、对准地球或宇宙某个区域、设备对温度有各种不同需求,甚至会要求航天器具有超高稳定度,这也促使了航天技术的不断提升。

  探索未来,滋养更多原创

  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从航天大国变航天强国,空间科学起着牵引作用。

  截至2014年,我国在轨卫星数量已增至139颗,载人航天技术位于世界前列。2015年暗物质卫星“悟空”上天,紧接着实践十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升空,开启了中国空间科学探索的新一轮热潮。今年8月,“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公布,空间科学卫星系列、新型航天器、重型运载火箭等均列入规划之中。规划更提出了“推进我国空间体系战略转型、空间探测新机制、空间技术前沿理论与自主核心技术发展”的更高要求。

  未来,我国在空间科学的16个研究计划方向上部署了天体号脉计划、太阳全景计划、空间基础物理实验计划等预研课题群,这些项目将在未来十几年不断增强我国的空间科学研究实力。顾逸东认为,越挑战前沿的项目,越需要耐心滋养、培育,那些科学思想好、技术概念新的“苗子”,即使一时难以上天,也应先在地面上做起来,“当我们站上国际前沿,需要自己辨认方向时,我们更需要有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勇气,同时也要有接受失败的底气。”

(原载于《文汇报》2016-09-17 01版)

(责任编辑:麻晓东)
关闭页面
© 1996 - 2016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