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
生物人工肝有望实现产业化
发布时间:2017-10-18 来源: 【字号: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日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惠利健团队与多家单位科学家合作,突破“类肝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成功研制出生物人工肝系统。

  生物人工肝是一种体外肝功能支持系统,可以短时间代替肝脏功能,促进肝衰竭患者自体肝功能的恢复,也能为计划肝移植的病人争取时间,等待合适的肝源。它就像一个小型肝透析机,在透析过程中,不仅对血液有解毒功能,还能为肝脏补给营养,促进患者肝细胞再生,恢复正常肝功能。但人源细胞来源的难题,限制了生物人工肝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2011年,惠利健团队在现有生物人工肝研发的基础上,对种子细胞进行改进,采用人源性肝样细胞作为生物反应器中的种子细胞,构建生物人工肝。由于该技术利用的是来自于病人自身的细胞,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也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之后,研究人员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了一位重症肝病患者。到目前为止,已有5例患者接受该系统治疗后明显好转,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据悉,获得该技术全球独家使用许可的上海微知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国内首条人源性生物人工肝临床研发生产线。如果一切顺利,预计产品将于3至5年内投放市场,让更多患者受益。

  相关链接:生物人工肝有望实现产业化

生物人工肝示意图

(责任编辑:任霄鹏)
关闭窗口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