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国家研究实验基地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和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努力,根据“观测、研究、示范”的定位要求,我国几十个野外观测台站在科研工作、队伍建设、观测研究平台建设、资源数据共享和运行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日前,本报记者实地采访了一些地处边远的国家野外观测台站,所见所闻感人至深。
“你们运气不错,昨天下过一点雨,今天最高温度也就40℃,算凉快的。”来到距离吐鲁番市东南10公里的吐鲁番沙漠植物园采访时,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沙漠植物园主任管开云的开场白,让我们感受到“火洲”的热度。在这个最高气温达48.6℃、夏季沙面最高温度超过80℃的地方,40℃的确可以算作“凉快”了。
新疆晚上9时的天色还很亮,照出植物园中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柽柳开出了紫色小花,沙拐枣的种子随风飘荡,“无核白”葡萄果实累累,顶着蓬蓬白花的补血草枯而不败……与北京或云南的植物园相比,这个沙漠植物园的植物不够葱茏,然而在这片干热的土地上,它是沙漠中难得的绿洲。
“这里不仅热,还极端干旱,年平均降水量16.4毫米,年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植物园副主任张道远说,由于极端干、热,植物园所在地曾是寸草不生的沙荒地,流沙和风蚀地面积达6000公顷。为防治风沙,1972年,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与新疆吐鲁番地区林业工作站的科技人员一起,成立了吐鲁番治沙站。如今的植物园就是在当初治沙站的基础上扩建而成。
吐鲁番沙漠植物园以中亚及温带荒漠植物区系为收集引种研究对象,是世界上唯一的亚洲荒漠植物亚区类型植物园,也是海拔最低的植物园。40年来,三代科研工作者引种了近700种荒漠植物,隶属于72科247属,属种数已占中国荒漠植物属种数总数的80%以上。
“植物园中的所有植物都是我们一棵棵种进来的。”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原书记潘伯荣是建站伊始就在这边工作的老研究员,谈起40载筚路蓝缕的建园史,他感慨很深,“我们的科研成果都写在了广袤的沙漠上!”
此言不虚。他们的科研成果已遍布沙漠:植物园研制出引种驯化与生物保育技术体系,建成了国内最完整的优良固沙植物种质资源基地,为“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沙漠公路防护林工程以及干旱区城市防护绿地建设工程提供荒漠植物苗木上百万株、种子50多吨。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人们利用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引种筛选的优良固沙植物,完成了沙漠腹地绿地和沙漠公路全线防沙林体系的建设,并建立了塔中沙漠植物园。
“我们将建设国际一流的干旱区生物种质资源保育与研究中心——新疆战略生物资源中心。”谈到植物园的未来,管开云表示,这个中心将包括三大部分,其中乌鲁木齐种质资源保藏与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将建设世界最大的干旱区基因库;伊犁那拉提干旱区植物园将建成世界最大的、国际一流的干旱区植物园;霍尔果斯生物产业孵化与试验示范基地将建设万亩百种生物产业核心示范区,牵引我国东部的生物产业发展。资源中心的建设,对我国干旱区现代农业、现代生物产业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都非常重要。
(原载于《经济日报》 2013-09-16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