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中科院助力蛟龙号
中科院参与蛟龙号5000米级海试情况
发布时间:2012-06-18 来源:声学研究所 【字号:  

2011年7月1日至8月18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开展了5000米级海试,在东太平洋的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及附近海域成功完成了5次下潜,4次超过5000米深度,最大下潜深度5188米,开展了生物采样、多金属结核采样、沉积物取样、海底地形地貌测量、海洋环境参数测量等工作,获得了大量照片、视频等影像资料、样品和数据,并在海底布放了标志物,进一步验证了潜水器在大深度条件下的各项功能指标与作业性能,实现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的突破。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和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作为潜水器本体的主要研制单位,在5000米级海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试人员积极参与海试下潜方案制定、海试决策和技术支持,3人4次参与了下潜试验。海试中声学系统和控制系统均工作良好,在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性、实用性等方面有很大提高,控制系统在全部潜次中做到了无故障运行,水声通信系统为下潜试验提供了稳定可靠的通信保障。下潜试验过程中水声通信系统和水面监控系统为现场指挥部决策和央视现场直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和信息支持,并通过中央电视台将潜水器的信息展现给广大热心观众。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顺利完成5000米级海试,是我国科技实力不断提升的表现之一,举国振奋。声学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立足自身优势,自主创新,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蛟龙”号的三大国际领先技术中两项是由中科院完成的,体现了中科院的技术优势。正如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在致两所的贺信中所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创新研究,为我国海洋科技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做出了重要贡献。”下一步中科院还要扎扎实实做好声学系统和控制系统的维护改进和海试准备工作,向最终完成7000米级海试目标迈进。
关闭窗口
© 1996 - 2012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