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中科院助力蛟龙号
沈阳自动化所参加蛟龙号5000米级海试情况
发布时间:2012-06-18 来源: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字号: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参试人员有:张艾群(海试现场指挥部成员、安全总监)、郭威(控制系统保障和水面监控部门长,并临时兼任控制系统副总师)、刘开周(控制系统软件、试航员)、祝普强(水面监控、数据分析)。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作为潜水器本体的主要研制单位,在5000米级海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试人员积极参与海试下潜方案制定、海试决策、技术支持和下潜作业。改进后的控制系统在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性、实用性等方面得到很大提升,海试中控制系统在全部潜次中做到了无故障运行;下潜过程中水面监控系统为现场指挥部决策和央视现场直播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并通过中央电视台将潜水器的信息展现给广大热心观众;下潜后及时处理下潜数据,第一时间提交到总师组会议和指挥部会议进行技术分析。海试期间根据现场指挥部和总师组的要求,针对临时增加的作业任务和需求对控制系统的软件进行修改,编写程序,并通过控制系统的仿真平台对更改的程序进行了大量的测试,保障了海试高效、安全地运行。海试期间通过仿真平台对所有试航员进行了培训,使试航员实际操作潜水器的水平得到提高。

刘开周作为试航员参加了蛟龙号5000米级海试的第43次下潜,此次下潜于北京时间30日凌晨4时5分开始准备,4时26分开始下潜,9时30分潜水器完成坐底作业抛载上浮,13时2分回收至甲板,全程历时8小时57分。此次下潜开展了生物采样、多金属结核采样和水声通讯距离测试等试验,获得了大量生物照片、视频等影像资料,并在海底布放了标志物,进一步验证了潜水器在大深度条件下的作业功能和性能。本次下潜最大深度达5184米,出色地完成了规定的各项下潜任务。

祝普强承担了综合显控系统、水面显控系统和数据分析平台软件开发,这些系统一方面使试航员通过人机界面直观的了解潜水器各种信息,并辅助试航员导航驾驶;另一方面使水面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潜水器与母船的信息,帮助分析、决策与指挥海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些系统使得水面与水下、母船与潜水器、指挥人员与试航员有机的结合为一体,顺利完成每次下潜任务,在海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该同志在海试中的出色表现,被海试临时党委评为海试优秀共产党员。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参试人员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000米级海试中圆满地完成了承担的技术改进工作和试验任务,控制系统表现出性能先进、运行可靠的特点,其优异的表现得到了海试队伍一致好评,弘扬了“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深潜精神,为参加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海上试验积累了经验。
关闭窗口
© 1996 - 2012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