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新华社】“蛟龙”号从这里驶向大海——探寻“蛟龙”号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2-07-17 来源:新华社 蔡玉高 王敏 【字号:  

圆满完成7000米海试任务的“蛟龙”号从哪里诞生?它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技术团队?它的成功需要克服哪些技术难题?适逢“蛟龙”号载誉归来之际,新华社记者走近“蛟龙”号总体设计和集成的责任单位及总设计师单位——位于太湖之滨无锡市的中船重工702所,探寻“蛟龙”背后的故事。

中国“蛟龙”号,无锡702所造

美丽的太湖之滨,坐落着“蛟龙”号的设计生产单位——中船重工702所。

“十年磨砺闯海沟,四度探海成正果。”步入702所大门,眼前红色横幅上的这句话让人印象深刻。研究所副所长、党委书记蔡大明介绍,听到海试成功的消息,整个研究所沸腾了,很多人流下了泪水,“20年的梦想和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1951年建立,1965年总部搬至无锡的702所主要从事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的水动力学、结构力学及振动等相关技术的研究,以及高性能船舶与水下工程的研究设计与开发。为向海洋强国梦想迈进,上世纪90年代,在成功研制载人潜水器、有缆水下机器人和无缆水下机器人后,研究所老一代科学家们提出了设计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的计划。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研究工作未能启动。

2002年6月,科技部正式把7000米载人潜水器列为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在科技部、国家海洋局的领导下和中国大洋协会的具体组织下,作为载人潜水器总师单位,702所联合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中科院声学所负责潜水器本体研制任务,同时承担总装与集成、潜航员培训等工作。

十年来,以702所为主的国内100多家科研单位,从无到有,在很多深海设备、加工工艺国内外处于空白的情况下,打造出了在海洋深处潜行自如的“蛟龙”号。

“蛟龙”身后有支“龙之队”

从总体方案设计,到潜水器的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到总装联调和水池实验,以及最后的海试……“蛟龙”号是一条完全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的“中国龙”,而这些都得归功于它身后有支“龙之队”。

“蛟龙”号正式立项时,被誉为“中国深潜领路人”的徐芑南已退休。接到担任总设计师的邀请,尽管身体不好,但徐老还是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年。刚从“蛟龙”号陆上基地保障中心回到702所的徐芑南说:“载人潜水器是从海洋大国走向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为实现这一梦想,我们愿意发挥余热。”

在如此信念支撑下,一批老科学家重新聚集在702所,他们带着年轻的科研人员,很快组成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创新团队。

“龙之队”最终用7000米级成功海试向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掌握了深海载人潜水器自主设计、集成创新等核心能力。徐芑南感慨地说,“全靠团队精神,没有这样的团队,怎么也拿不出如此复杂的系统工程产品。”

“蛟龙”号每一次下潜都伴随着风险,尤其是每个深度的第一次尝试。作为“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702所副所长的崔维成,在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此次7000米级的海试中,自始至终冲在第一线。

一批年轻科技人员在工程实践中逐步成长,成为国家海洋装备开发的骨干。“蛟龙”号第一次突破1000米、3000米、5000米及7000米,都在33岁的叶聪驾驶下完成的。“当舱门关上的那一刻,所有恐惧和焦虑都随之抛开。潜行在几千米的大洋深处,想得最多的是祖国!”叶聪的话道出了“龙之队”的动力所在。

求解12道技术难题

“蛟龙”号立项之初,我国曾研制过最深载人潜水器只有600米,从600米到7000米,是一次非常困难的技术跨越。徐芑南介绍,正如载人航天器一样,“蛟龙”号也是总体设计和总体集成的。在7000米的水压下,一元硬币也会压成薄片,研究人员必须设计出能承受水压的壳体、装置,同时要使处在7000米水下的舱内潜航员仍处于常压环境下。

据介绍,“蛟龙”号整个项目分为12个系统,主要包括总体性能、结构设计、航行控制、动力和配电、生命支持、水声通信等,其中10个系统都由702所承担。

每一道难题的解决都挑战着设计人员的智慧极限。以潜水器构型为例,从方案设计、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到进行多个尺度的拖曳试验、下潜上浮试验的优化设计,研究团队经历了数不清的失败。有时为解决一个细节问题,研发人员要熬上两个通宵。

“蛟龙”号结构系统主任设计师胡勇介绍,“蛟龙”号如鲨鱼般的身型完全是研究人员独创的,正是凭着这一巧妙的身型,它才能在大洋深处来去自如。

“蛟龙”号有许多独创:稳定的贴近海底自动巡航能力、精确的悬停定位能力、充油蓄电池……

徐芑南说,“蛟龙”号的成功,在于科研团队每个人的心中都怀抱着同样坚定的梦想。

关闭窗口
© 1996 - 2012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