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科技日报】“蛟龙”号试航员刘开周:我的第七次下潜,创纪录!
发布时间:2012-06-25 来源:科技日报 【字号:  

6月24日下潜人员均为“蛟龙”号研制单位的一线科研骨干,叶聪是本次试验的主驾驶,声学所杨波也算是声学的行家里手。我们相识于“蛟龙”号总装时,2006年陆上调试、2007年水池试验、2009年1000米级海试、今年7000米级,一直并肩战斗,在工作中彼此已经有了默契,也结下了深厚情谊。当得知此次又要一起参加“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冲击最大设计深度的第一次下潜后,我心中无比高兴,这也是我在海试中第七次执行下潜任务。

大家知道,“蛟龙”号的主要目的是开展科学考察,包括采集水样、沉积物样品、生物标本、矿物标本等。要完成上述科学考察的首要前提是要保证潜水器的各种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的正常工作,同时要尽可能减少潜航员操作潜水器的劳动强度。这些都有赖潜水器控制系统来完成。

在本次下潜试验中,我正是负责“蛟龙”号潜水器控制系统——“龙脑”方面工作,保证潜水器可以安全可靠地在7000米级大深度下正常工作,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潜航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其作业效率。

科学考察中,将潜水器与海底保持一定距离航行的方式称为定高航行。该种功能的实现与海底地形变化、传感器性能、推进器能力有很大关系。

本次海试地点是在马里亚纳海沟,与前几年相比,海底地形更加复杂,因此对高度计和潜水器操纵能力要求更高。前几次试验中,高度计数据不太理想,会增加潜航员的劳动强度,降低工作效率,我需要在接近海底时,调整相应的参数,同时需要在现场排查其他声学设备对高度计的干扰。

在今天的下潜中,主驾驶叶聪在海底布放了潜次标志物,采集了水样,开展了照相和摄像作业。杨波也对7000米级深度下的各种声学设备进行了测试,一切按照原计划圆满完成任务。

我们深知,深海装备技术进步,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努力,我们将秉承科学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做好本职工作,给祖国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关闭窗口
© 1996 - 2012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