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中国海洋报】“竭尽所能付出自己的劳动和汗水”
——记参加“蛟龙”号水池试验的三个年轻人
发布时间:2012-05-25 来源:中国海洋报 赵建东 【字号:  

杨雷正在为“蛟龙”号摘下钢缆 记者 赵建东 摄

每天早晨,史先鹏(前)、杨雷(中)、杨磊(后)都吃着煎饼果子去潜水器试验水池上班 记者 赵建东 摄

5月11日,参加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水池试验的杨雷,从无锡回到青岛的第一件事就是与女朋友相聚。一个多月的聚少离多让他们格外珍惜相处的时刻。回想起驻守无锡一个多月的日子,杨雷的回答是:“值得!”

忙得窒息的一天清明节小长假前两天,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深海基地)的史先鹏、杨雷和杨磊一直在办公室加班。好不容易于4月4日歇了一天,没想到4月5日一上班,就接到单位通知:赶赴位于江苏无锡的中船重工702所参加“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水池试验。

仨人二话没说,整理资料、买票、收拾东西,晚上8点带着行李来到青岛市长途汽车站,上了车。在颠簸了8个小时后,4月6日早晨6点多,史先鹏、杨雷和杨磊到达了702所。

深海基地隶属国家海洋局,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的参试单位之一,也是最终的用户。中心成立之前,相关业务人员就开始跟踪学习潜器的原理、性能、布放、回收等业务知识,参与海上试验。杨雷曾参加3000米级海上试验,史先鹏曾参加5000米级海上试验。

史先鹏、杨雷和杨磊来到702所,简单安排了一下,放下行李,穿上工作服,早饭也没顾上吃,就直奔“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水池。“蛟龙”号潜水器水池试验从这一天拉开了序幕,3个人也开始了一个多月的辛苦劳作。

一到水池,水池试验总指挥胡震便召集参加水池试验的十几个人开了个小会。史先鹏、杨雷和杨磊接到任务,上午准备,下午协助潜器下水。史先鹏和杨磊分别协助工程师程斐检查管线、电路,安装底座支架、轻外壳。杨雷则负责从潜器里面取出一个圆筒形蜂窝容器,添加上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锂,再帮忙拆下保护“蛟龙眼睛”的铁板。

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却比较烦琐。管道、电路有很多条,每一条都要确保万无一失、连接无误;每一块底座支架和轻外壳安装都需要三四个人配合将几十个螺丝扣拧紧、固定好;拆卸3块保护“蛟龙眼睛”的铁板需要在升降机上下6次……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徐芑南、副总设计师崔维成及技术专家组专家也来到现场,查看潜器状态,了解潜器准备情况。一转眼工夫,时间接近中午,一切准备就绪。

吃过午饭,休息片刻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第一次水池试验开始。叶聪、杨波担任试航员,试验内容是称重、均衡,对水面支持系统进行操作。

“咯啦啦……”随着潜器被吊起,史先鹏、杨磊、杨雷和另外一名试验人员分别站在水池两侧的4个角落,用绳子拉拽来调节潜器放入水池中的姿态。潜器顺利入水。

3个小时后,潜器测试成功、回收。史先鹏、杨磊和杨雷又拆下底座支架、轻外壳,拿出盛着氢氧化锂的圆筒形蜂窝容器,装上保护“蛟龙眼睛”的铁板,一切恢复到试验前的状态。之后,仨人离开试验水池,凑合着吃了一点晚饭,回到房间倒头便睡。

“省长”学徒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成立之前,正分别攻读博士和硕士的史先鹏、杨雷就加入了深海基地筹备组,为的是提前了解潜器的技术,学习相关工作原理。杨磊博士自2011年进入深海基地工作后,也努力熟悉潜器作业的整个流程,学习各项工艺及潜器的检修、维护和关键部件的保养。(下转2版)

作为新成立的单位,深海基地提出“三边”政策,即一边进行基地建设,一边引进人才,一边业务化运行。作为年轻人,尽快熟悉潜水器,掌握关键技术,可以为“蛟龙”号移交到深海基地,并进行正式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3个年轻人格外谦虚和勤奋。

每天早晨,史先鹏、杨雷和杨磊都会换上标志性蓝色工作服,在住所附近的小吃摊上买上3个煎饼果子,边走边吃。这样步行半个多小时后,一到达试验水池,他们便可以投入工作。

史先鹏和杨磊主要帮助潜器工程师更换备件,为液压系统充油、排除一些临时故障等等。杨雷则主要负责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些活,每次下潜的时候更换二氧化碳吸收器中的氢氧化锂,对高压气罐进行充气。此外,他们还帮助检查管线、电路,拆卸座底支架、轻外壳、浮力块,拧螺栓。

史先鹏、杨磊和杨雷参与水池试验没有特别严格的分工,除了下潜之外,递个螺丝,送个扳手,抬抬铁架等等,杂七杂八的活都主动去做。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放下研究生的架子,争当学徒工”。

4月11日,“蛟龙”号计划在水池里进行接地检测、潜器操作试验。但是前一天,外面的落叶飘进了水池,满满地覆盖了水面,如果进行试验,潜器壁上会沾上碎叶和油污。为保持水池的清洁,史先鹏和杨磊在“蛟龙”号下潜之前轮流用网兜打捞水池里的落叶。但因为有风,捞了一层又吹来一层,他们只得不断地捞。

在水池试验现场,记者得知3人还有一个特殊的称呼:“省长”。原来,潜器每次下水,都要进行姿态的调整和纠正,史先鹏、杨雷和杨磊就分别用大拇指粗细的绳子系在潜器的几个部位,通过绳子的拉拽作用进行调节。故而得名“绳长”,时间长了,大家开玩笑地叫他们“省长”。

杨雷将整个学习过程分为两项,一项是冷,一项是热。前期的理论学习是冷,根据自身所学专业,研读《控制》《声学》《结构》《总体》《机械》等潜航员的培训教材,了解海试的各个系统、潜器的各个零部件功能。等到把这些冷的理论知识逐渐熟悉后,他们便开始了热学习,即参与总装联调、水池试验和海上试验,学习所有的零部件、电器、声学等配合情况,一旦发现问题,便进行观察检修,排除故障。

他们将学习的过程比喻成收割麦子,“得一镰一镰地去割,每割一点,就收获一点,学得就越来越多。积累到最后,麦子收完了,东西也就学会了,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到这儿减肥来了!”

今年7000米级海试,深海基地的名额可能只有3个,仨人中只有史先鹏能参加。“不能参加的更应该好好学,更应该珍惜这次来培训的机会。”杨磊和杨雷虽然有些遗憾,但没有丝毫怨言。

水池试验没有时间早晚,更没有周末的概念,什么时候下水,什么时候就是上班。生命支持系统验证的时候,潜器在水下闷八九个小时,他们也要在岸上随时待命。“干一行,爱一行,耐得住寂寞”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试验时间有时候长,有时候短,史先鹏等3人吃饭也不规律。由于距离市区较远,购物不方便,他们就在附近小卖部买些吃的。试验正常结束,他们就去食堂打饭;做得晚了,他们就回到房间泡上两包方便面。虽然早晨煎饼果子,中午盒饭,晚上泡面,但是他们并不感到艰苦,还开玩笑说:“到这儿减肥来了!”

业余时间或者工作不忙了,打篮球、侃大山是他们最好的消遣方式。杨磊爱说爱笑,幽默风趣,跟别人聊聊天,便能带来笑声一片。他的原则是“话多不烦人,高兴别惹人”。如果再与史先鹏和杨雷一起聊,演出的那“一台戏”一点也不比3个女人差。

从4月6日~18日,史先鹏和杨磊协助完成了15次水池试验。随后他们接到深海基地下达的任务,又马不停蹄地乘坐“向阳红09”船赴南海进行试航。留守无锡的杨雷于4月21日迎来了另一位同事李宝钢,他们一同又奋战了20天,顺利完成“蛟龙”号水池试验。

“中国13亿多人口,仅有咱们百十号人参加这个海试,贡献自己的力量,见证这个历史时刻,这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我们也很愿意竭尽所能付出自己的劳动和汗水。”杨雷的话或许代表了所有参加“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人的心声。

关闭窗口
© 1996 - 2012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