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背景资料
“蛟龙”靠什么千里传音?——解密“蛟龙”号水声通信系统
发布时间:2012-06-29 来源:新华网 罗沙 【字号:  

6月24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第一次潜入7000多米深的海底,在海底徜徉的近3个小时里,3名潜航员向遨游太空的“神舟九号”航天员送去祝福,又与远在北京的国家海洋局相关领导“千里传音”。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身处7000多米的海底,“蛟龙”号是怎么把声音和信息传回海面的呢?

这一切都归功于“蛟龙”号的水声通信系统。

“水声通信系统就像是潜水器的嘴巴和耳朵。”海试现场指挥部成员朱敏说,“在水下,海水阻隔了电磁波的远距离传播,只有用中低频的声波才能做到在水下的长距离通信。”

每次离开母船下潜海底,“蛟龙”号都像一个刚刚离开母亲怀抱的孩子,在黑暗的海底摸索前行。而维系孩子与母亲之间的纽带,就是水声通信系统。

“可以说,水声通信系统是潜水器操作人员与母船沟通的命脉。”朱敏说。

这么重要的命脉,自然要有“双保险”来保驾护航。“蛟龙”号的水声通信系统由两套系统构成:水声通信机和6971水声电话。

水声通信机既有高速的数字通信能力,又具有模拟的语音和莫尔斯码通信能力。下潜试验中,海底的潜航员们就是通过水声通信机将水下拍摄到的图片实时传输到母船,与水面的人们分享漫步海底的一点一滴。

而6971水声电话主要用于模拟的语音通话联系,主要作为备用通信手段。在7000米级海试第一次下潜试验中,因电缆意外受损进水导致水声通信故障,“蛟龙”号和母船联络中断。朱敏和声学系统团队当机立断,快速布放6971水声电话,保证了下潜试验的顺利进行。

“二者相互配合,互为备份,保障潜水器与母船的水声通信联系。”朱敏说。

每次下潜,当紧张而震撼的潜水器布放阶段结束,其他海试队员和记者们纷纷散去,朱敏和他的团队却会默默留下来布放声学吊阵。声学通信吊阵由4个换能器组成的换能器阵和电子吊舱两个部分组成,由一根长电缆拖曳在母船身后,建立起“蛟龙”号与母船沟通的桥梁。

而每到一处新的试验海域,声学系统团队的杨波都会作为试航员参加第一次下潜试验,在海试的最前线保证潜水器声学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我们的水声通信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水声通信和信号处理技术,与国外载人潜水器的水声通信系统相比其功能和性能都是首屈一指的。”朱敏自豪地说,“在历次大深度海试中,水声通信系统工作稳定,我们已经实现了全部设计功能。”

关闭窗口
© 1996 - 2012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