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老一辈山地所人便着眼于对318国道、317国道山地灾害的调查和防治研究。我国首位从事泥石流研究的中科院院士崔鹏,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在川藏交通廊道上开展减灾研究,2000年以后,又持续聚焦川藏交通减灾与工程安全,并在减灾机理及防治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从既有的川藏公路,到规划中的川藏铁路和川藏高速公路,山地所人对山地灾害研究的积淀,在川藏交通廊道的灾害调查、交通选线选址、灾害防治工程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条涵盖了中国最多山地灾害灾种的交通廊道上,山地所老一辈科学家曾带着如今已成为总工程师、研究员的游勇,从米堆沟沟口徒步攀登至米堆冰川上游,考察冰川泥石流的松散物源。
饿了,用当地藏民老乡给的生牛肉果腹;累了,在修路工程队的木板上夜宿。那时的游勇不过二十五六岁,便已开始跟随老一辈科学家行走在川藏交通廊道,为川藏公路的前期改造风餐露宿。5月离开,9月归,回到研究所时,门卫已认不出被高原风吹日晒“雕琢”过的科学家们。
如今,西藏的发展需要更高标准的交通设施保障。川藏铁路、川藏高速公路,再次让山地所人多年在川藏交通廊道的积淀绽放光芒。
此时,游勇已从二十几岁的“青科”,变成五十几岁的科研领路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高原反应越来越严重,但跟随在他身后的队伍却日渐庞大。他们的身旁,是全所两百余科研人员的支持,是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在一次次科学考察中的执着坚守。
虽然,年轻的科研人员杨宗佶曾在滑坡体的考察取样中,看到巨石滚落到距离同事两三米处,惊出一身冷汗;虽然,女性科研人员李秀珍,在考察中看到寄居在同事身上吸血的蚂蟥仍心有余悸……但年轻一代山地所人继承的不怕苦不喊累的精神,支持他们在高海拔、长时间的野外作业中,依然能够苦中作乐。
记者跟随科研人员考察川藏交通廊道期间,四川茂县发生特大型山地滑坡,致使一百余人被掩埋,山地所人在第一时间组织队伍奔赴受灾现场。
在山地所人身上,山地灾害已成为他们最敏感的神经。这份基于对国计民生安危责任的大爱,让山地所人在一次次山地灾害中与救援人员一道,成为向灾而行的勇士;也在一次次重大工程保障中,成为排查灾害、防御灾害的排头兵。
未来,我们或许仍无法完全抵御灾害的侵袭,但这样一个在位于海拔四五千米的滑坡堆积体上勘察探测、在坡度四五十度的泥石流堆积体上研究取样的科学家群体,仍值得人们为他们的努力点赞。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7-07-06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