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星新闻奖”设立于1990年,旨在表彰新闻工作者在宣传报道中国科学院改革发展与科技创新中的优秀作品,促进提高科技新闻质量,推动科技新闻宣传不断进步。
“科星奖”评选奖励工作,坚持创新为民的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评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严格遵循评奖规定,切实体现公正性、广泛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坚持突出精品质量的原则。以引导和激励科技新闻工作者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精品。
--第十届科星奖--
--第九届科星奖--
--第八届科星奖--
--第七届科星奖--
--第六届科星奖--
--第五届科星奖--
--第四届科星奖--
--第三届科星奖--
--第二届科星奖--
--第一届科星奖--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技专题 > 第十一届科星奖 > 第十一届科星奖 > 文字作品 > 一等奖
【经济日报】欧阳自远:心有月辉照遥途
媒体:经济日报 日期:2011-01-05 作者:郑杨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七楼尽头的一间办公室,门牌上写着“欧阳自远院士”。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随着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拔地而起,飞入太空,全世界熟知了这个名字。他,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第一任首席科学家,人称“嫦娥之父”。

在此之前,是35年(1960至1994)的潜心研究,10年(1994至2003)的艰苦论证,3年多(2004至2007)的呕心沥血、付诸实施。48年中,他的人生轨迹与中国月球探测事业的历程紧紧相连。

1、我寄梦想与明月

一个灵感涌上欧阳自远的心头:何不“跳”出地球研究地球,去搞“天上”的地质学?

1935年初秋的一天,江西吉安一户人家要添新丁了。母亲难产,痛了一天一夜。孩子的啼哭响起时,舅父正在读《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舅父说,这个孩子出生这么艰难,肯定是来自遥远的地方,就叫他“自远”吧。偶然得来的名字,仿佛预示了欧阳自远这一生。年纪轻轻便远离家乡,而他的事业则关乎更加遥远的地方——浩渺无垠的太空。

1952年,欧阳自远高中毕业,正赶上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统考。众多专业中,最令欧阳自远动心的是天文学。多少个夜晚,做完功课后他总是静静凝望星空,“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的传说多么令人向往,茫茫的宇宙又有多少奥秘等着人类去参透……

但最终欧阳自远填报的第一志愿却是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与天文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因为新中国成立之初,最缺少矿产资源。那时我还不知道什么是地质,只是想国家既然需要,就报考吧。”欧阳自远回忆。大学毕业后,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几年后,一件“天大”的事,使欧阳自远又“兜”近了自己少年时代的梦想。

1957年,前苏联成功发射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世界轰动了。“当时我想,人类的‘空间时代’到来了。”一个灵感涌上欧阳自远的心头:何不“跳”出地球研究地球,去搞“天上”的地质学?次年,他将关注点转向了“天外来客”——陨石。“当时中国还没有人系统研究陨石,我是第一个。”欧阳自远说。

老天对欧阳自远是眷顾的。1976年3月8日下午,20世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场陨石雨降落在中国吉林,整个散落的区域达500多平方公里。国家组织了以欧阳自远为首的全国性联合科学考察组,对吉林陨石进行综合性研究。

正值北国隆冬,滴水成冰,欧阳自远带领调查组以拉网式的办法,走遍了陨石可能落下的每一条山沟,搜集到大小陨石标本138块,最大的陨石“吉林一号”重达1770公斤。研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欧阳自远提出的相关理论,成为国际陨石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经典模式。欧阳自远以此为契机,把研究领域拓展向宇宙尘、月球岩石以及太阳系各行星、小天体等,最终开创了我国的天体化学学科。

在欧阳自远的记忆里,关于石头的故事太多太多。其中有一块石头,在记忆中永远不会磨灭。

1978年,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问中国,带来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阿波罗”登月取回的月球岩石样品。这块仅有1克重的石头递过来时是沉甸甸的——它象征的是一个超级大国的实力。对当时的中国来讲,它更像是一个谜语。“阿波罗”曾6次登月,这块岩石是哪次登月采集的?采自月球的哪个地方?美国人没有告诉我们。

“我小心翼翼地取了一半作研究,把另一半送到了北京天文馆。”欧阳自远回忆。“只有半克样品,但成分、结构、形成历史和起源统统都要研究。我们组织了全国10多家单位一起做,最终确认这块石头是‘阿波罗17号’采集的,并确认了采集地点,甚至还确认了石头所在的地区是否有阳光照射等等。半克岩石,做出了14篇科学论文。最后美国人很佩服,连说‘没想到’。”这是欧阳自远与月球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也在他心里埋下一颗梦想的种子……

2、欲上青天揽明月

“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完整、最清晰的一幅全月图,重要的是,它是中国人的全月图!”

1992年,“神舟号”载人航天工程获得了国家立项,中国将要用10年左右时间把人送上太空。得知这个消息,欧阳自远心中那颗深埋的种子发芽了!

“我对月球已经关注了30多年,铺垫性的工作做了很多。这时我觉得,中国第一有钱了,第二技术上也差不多了,再努一把力,就可以上月球了。”欧阳自远伏案奋笔,将搁在肚子里多年的思路和想法和盘托出,两年后形成一份报告:《我国开展月球探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郑重递交到国家“863”计划专家组。

专家组的答复是:该搞!不能不搞!

中国的“探月畅想曲”奏响了序曲。但这仅仅是序曲。如此庞大、繁复的工程,来不得半点儿戏。接下来是漫长的论证。层层论证的10年间,欧阳自远已经不记得自己写过多少报告和参加过多少次答辩。他只清楚地记得2004年的农历正月初二这个日子,中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绕月探测工程(也称“嫦娥工程”)终于立项了!

那天晚上,欧阳自远从家中拿出一瓶茅台酒,请同事到餐馆小酌。在高举的酒杯前,欧阳自远哽咽了,“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今天,我们很幸运。”

厚积薄发。用这个词来形容欧阳自远和他一手推动起来的中国探月工程再合适不过了。35年积累,10年论证,“嫦娥一号”只花了3年多时间就飞上了天。欧阳自远说,这一成就离不了更为重要的两个人——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和总设计师孙家栋。

“我们3个人,人称‘三个老头’,也称‘嫦娥铁三角’。原来互相都不认识,完全是因为月球走到一起来的。”欧阳自远笑说。如今,“三个老头”早已结下深厚的友谊,欧阳自远对他们的初识记忆犹新。

“那还是在论证阶段,栾恩杰是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兼国家航天局局长。一天,我去向他汇报,他听后很振奋,‘啊,太好了!你的计划方案很清楚,不过我还得找个人!’后来他请来了孙家栋院士,请他主持向国家提交的《月球探测立项报告》的论证。我能遇见他们两位,真是三生有幸。在航天领域,我是一个新兵,是他们两位带领我入门。”

在欧阳自远看来,栾恩杰是以“极大的热情,赤诚的爱国心,丰富的航天经验,高超的领导艺术”来承担总指挥工作的,而“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则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老航天”,让整个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孙家栋老是开玩笑地说,“欧阳,我就是给你打工的!我的任务就是延长你的手、你的眼睛到月亮上,让你能看到月亮、摸到月亮。”

欧阳自远回忆,2007年10月“嫦娥一号”发射前那些天,“三个老头”都很紧张。“每天都睡不好觉。一方面总担心会出问题,一二十万个元器件啊!另一方面害怕刮风下雨,因为发射窗口期一个月只有一次,一次也只有35分钟,错过了,只能等下个月再说。” 

一飞冲天的“嫦娥”经过13天14小时19分的飞行,最终被月球“俘获”。“绕起来了,绕起来了……”11月5日,“嫦娥一号”成功实施第一次近月制动,“三个老头”在北京指控中心热泪盈眶、忘情拥抱的镜头,从此定格在人们心中。

“我是很幸运的,我从内心感激国家给了我这个条件。”欧阳自远说。欧阳自远办公室的一整面墙上,挂着一幅大大的“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他只要一抬头就能看见。“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完整、最清晰的一幅全月图,重要的是,它是中国人的全月图!”越过了地球与月球间38万公里的漫漫长路,他已将明月揽入怀中。

3、第二故乡月最明

他开出了3个“条件”:“第一,不转户口;第二,不转工资关系;第三,我在你这里打一届工,干完还回贵州。”

古人云:月是故乡明。少小离家的欧阳自远读起这句话时,自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事实上,最令他魂牵梦绕、难以割舍的,还是他的第二故乡——贵州。

1966年,欧阳自远所在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响应党中央“建设三线”的号召,从北京迁到了贵阳,建立了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欧阳自远从此在贵州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扎下了根。

这里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在地球化学所,他从研究员做到了副所长、所长;他的陨石研究在这里发展,他的天体化学从这里启程,他对国际间月球探测的跟踪在这里进行……“是贵州的‘小米’养育我,多年来为我提供了一个安静的研究环境。”欧阳自远在多个场合这样说。

令人惊讶的是,在北京拥有宽敞明亮办公室的欧阳自远,至今户口和工资关系仍在贵州。调来北京的机会有好几次,欧阳自远不肯。1991年,中科院领导多次找欧阳自远谈话,想调他回京,欧阳自远终于答应了,他开出了3个“条件”:“第一,不转户口;第二,不转工资关系;第三,我在你这里打一届工,干完还回贵州。”中科院领导说,“你贵阳的工资比我这里要少一半啊!”欧阳自远说,“够了,要那么多工资干什么,一个人总不能看10台电视。”见他不像在开玩笑,中科院领导只好同意。

“我不能离开贵州。贵州很艰苦,我应该为贵州多做一点事情。”欧阳自远说。

1993年,欧阳自远担任了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经济运行我不懂,银行、工业、农业、交通什么都要涉及,只好认认真真向各个领域的行家请教。”欧阳自远说。

从政或许只能算是欧阳自远人生中的一段“插曲”,但贵州的老百姓记住了他、认可了他。2008年6月奥运圣火在贵州传递,出任第一棒火炬手的欧阳自远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贵州省举办的“贵州骄傲——贵州改革开放30年30事30人”评选结果不久前揭晓,欧阳自远也榜上有名。

4、那一地柔和的月辉

“这是几十年积攒下来的愿望、抱负,寻找自己的快乐和安慰还是在这项事业里。”

欧阳自远对月亮是倾注了感情的。当记者问起在他一生丰富的经历和众多的身份之中,最为在意的是什么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这是几十年积攒下来的愿望、抱负,寻找自己的快乐和安慰还是在这项事业里。”

难道在这项事业中就没有苦恼?“最大的苦恼就是有时会不被人理解。”欧阳自远说。

从1994年递交那份《我国开展月球探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报告开始,各种各样的询问和质疑就包围着他。

有人问,你要做的事“阿波罗”很久以前已经做过了,中国人为什么要重复别人走过的路?欧阳自远反问,如果这样的话,中国人也不该做汽车,不该做火车,不该做飞机了!

还有人说,中国还不富裕,不该把钱花在这样的工程上。欧阳自远答,“阿波罗”登月带动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所有高新技术的发展,产生了3000多种技术成果,很多至今仍在应用。这项工程并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实实在在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促进科技的进步,维护我们国家的国际权益。

“最关键的是公众的理解。中国的探月事业需要全体中国人民真诚的支持。”欧阳自远说。

在一份《欧阳自远院士2008年科普活动统计表》上记者看到,这一年,欧阳自远参加各类科普活动达63次,主题无外乎一个——人类的空间探测与中国的嫦娥工程。现场听他演讲的达71880人。

不久前,随着“嫦娥一号”圆满完成为期一年的探测任务,74岁的欧阳自远卸去了“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的职务,但仍以“高级顾问”的身份悉心指导探月二、三期工程的实施和载人登月的预先研究。他的办公室一如既往地人来人往,采访过程中,一位年轻人不时进来求教。欧阳自远告诉记者,这是他的学生、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他非常欣慰,通过实战,一大批年轻人成长起来了,担负起艰巨的重任,中国的航天事业大有希望。

临别前,记者问欧阳自远闲暇时间爱好什么,他笑道,“谈不上什么爱好,闲暇时间最难受,所以尽量使自己没有闲暇。”怎么会没有爱好?月亮,他倾注了一生心血的事业,正是他的挚爱所在吧。

(经济日报 2009年3月22日 第8版)

 
©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