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第二届学部学术年会
地学部专题性学术报告会召开

6月8日下午2:30,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专题学术报告会在京西宾馆第四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地学部主任秦大河院士主持,翟明国、莫宣学、郑永飞、周卫健、陶澍五位新当选院士作大会专题学术报告,来自数学物理学部的叶淑华院士做了“重力卫星对我国减灾的贡献”专题报告,学术报告引起了各位院士的热烈反响。

翟明国院士的报告题目是“克拉通化与华北陆块的形成”,他从稳定大陆的形成-克拉通化、新太古代末华北克拉通化和古元古代华北克拉通再造三个方面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克拉通化与华北陆块的形成过程。克拉通化就是形成克拉通的过程,包括了固体圈层中的岩石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等的诸多演化和剧变。翟明国院士在经典定义的基础上将克拉通化概括为:形成稳定的上下大陆地壳圈层,并与地幔耦合的地质过程。由此可见,克拉通化是地球、特别是大陆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并在以后的地质演化中未见重复。克拉通的标志即是陆壳克拉通化的地质表现和必然结果,克拉通化是稳定大陆形成的重要事件,在地球演化历史上没有重复。华北克拉通的形成经历了两期克拉通化事件,翟明国院士的研究为理解早期陆壳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难得的实例。

莫宣学院士作了“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中若干重要科学问题”的专题报告,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号称世界的“第三极”,被国际地学界公认为世界上研究大陆动力学最好的实验室。岩浆是地球各层圈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载体,在研究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学方面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成为阐明地球内部性质及动力学为目标的地球物质科学的组成部分,岩浆及其所携带的深源岩石包体被当之无愧地称作研究地球深部的“探针”和“窗口”,同时也是板块运动与大地构造事件的记录。青藏高原各个时期的火成岩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各阶段的地球动力学信息。莫宣学院士运用“岩石探针”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从特提斯的形成演化、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时限、青藏高原现今壳幔结构与组成、青藏巨厚地壳的成因和青藏高原深部物质可能的横向流动五个方面阐述了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中若干重要科学问题。

郑永飞院士作了“大陆板块俯冲的化学地球动力学”的专题报告,自从1989年和1992年在我国东部的大别造山带榴辉岩矿物中分别发现柯石英和显微金刚石以来,大别-苏鲁造山带已经成为国际上超高压变质研究的典型地区。国内外科学家针对大别-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的分布范围和形成条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结果证明,大别-苏鲁造山带由华南陆块俯冲进入华北陆块之下所形成的大陆碰撞型造山带,出露有世界上规模最大(30000km2)、保存最好的超高压变质地体之一。在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岩中产有三个重要的地球化学异常:过剩氩、氧同位素负异常、钕同位素正异常。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形成于200-300km深的出溶矿物相。就氧同位素负异常来说,以极端亏损重氧同位素为特征的寒冷气候大气降水信息不仅出现在超高压榴辉岩、花岗片麻岩和石英片岩的变质矿物中,而且出现在花岗岩矿物石榴石和锆石中。它们的负d18O值大小达到四个世界之最:变质矿物中最负、侵入岩矿物中最负、岩浆成因锆石中最负、变质成因锆石中最负。这些为我们研究大陆地壳深俯冲和折返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提供了天然实验室,郑永飞院士正是从中得到了研究启示,分别从古老大陆块体边缘碰撞、陆间盆地转化为俯冲带、大陆地壳俯冲到地幔深度和超大陆聚合的基本机制等方面介绍了陆-陆碰撞中的大陆板块俯冲的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成果。郑永飞院士在报告中说,认识深俯冲地壳的化学分异与差异折返,已经成为研究地壳深俯冲和超高压变质的前沿课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并提高对超高压变质带的认识,需要对大陆岩石圈动力学、俯冲板片的命运、超高压变质矿物的形成和演化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

周卫健院士的报告题目是“中国黄土10Be重建古地磁场变化史的初步研究”,她从黄土磁性记录重建古地磁场变迁及黄土10Be示踪古地磁场变化史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将黄土磁化率作为黄土10Be浓度受气候因素(降水和降尘)影响部分的代用指标,以及分离黄土10Be浓度中受地磁场调制和受气候影响的不同组分的思路,并根据平均值概念(MVC),在MVC方法中引入了气候修正因子,进一步消除了气候因素变化的影响,从西峰和洛川黄土剖面的10Be记录重建了过去 80ka、130ka及700-900ka大气中10Be产率史。在周卫健院士的研究中,依据建立的概念模型和数理分离方法,初步解决了利用黄土10Be示踪古地磁漂移事件和重建全球古地磁场相对强度变化史的科学难题,为将黄土10Be环境示踪研究拓展到更长时间尺度奠定了基础,并通过六盘山以东的两个黄土剖面序列10Be记录连续地示踪全球性地磁漂移事件的研究,证明了短的地磁场漂移信号能很好地保存于黄土序列中、并被10Be组分真实记录。它将可能弥补传统磁学方法在检测某些弱的地磁漂移信号的不足,成为研究过去地球磁场演化过程不可替代的新手段,而进一步确定全球地磁漂移事件的确切层位, 如M/B界线,也将提供全球气候对比的时间“基准”,其研究成果有望解决中国黄土10Be环境示踪和重建全球古地磁场变化史的科学难题。

陶澍院士作了“中国多环芳烃的排放、迁移与呼吸暴露风险”的专题报告,他从多环芳烃排放清单、多环芳烃长距离输送与溢出和多环芳烃人群暴露和肺癌风险等方面介绍了中国多环芳烃的排放、迁移与呼吸暴露风险研究成果。多环芳烃化合物是重要的致癌物质,通过呼吸和食用进入身体后,会影响身体健康,被首批列入美国环保局优先污染物清单。陶澍院士研究组从中国各省和135个县的能源消耗量、经济指标和自然条件参数,建立了多环芳烃排放活动强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县级尺度的排放清单,并利用大气传输-多介质耦合模型模拟获得了中国多环芳烃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发现,2003年中国的多环芳烃总排放量为116,000吨,占全球22%,其中10%为致癌高环化合物,主要排放源包括:室内生物质燃烧、小炼焦,导致部分地区很高的风险。通过试验跟踪研究,得出中国多环芳烃的溢出量在3%至11%之间,并且大部在近海沉降或在大气中降解,与这些国家自身排放的多环芳烃相比,几乎可以忽略,该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翟明国院士作“克拉通化与华北陆块的形成”专题报告

莫宣学院士作“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中若干重要科学问题”专题报告

郑永飞院士作“大陆板块俯冲的化学地球动力学”专题报告

周卫健院士作“中国黄土10Be重建古地磁场变化史的初步研究”专题报告

陶澍院士作“中国多环芳烃的排放、迁移与呼吸暴露风险”专题报告

 
© 1996 - 2010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