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中国科学报】小生物寄托合作信心
——访CAS-TWAS生物技术卓越中心
发布时间:2016-11-14 来源:中国科学报 冯丽妃 【字号:  

Qari Muhammad Kaleem

Fitsum Tigu Yifat

Prakriti Sharma Ghimire

Imoulan Abdessamad

生物技术卓越中心留学生合影 微生物所供图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出台一年多来,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曾在多个场合反复提及,“我们有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建立联盟,共同商讨沿线国家和区域发展,从科学角度支撑‘一带一路’”。

  得益于前瞻性的布局,如今中科院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早已“遍地开花”。单就人才培养交流来看,中科院于2013年启动实施“发展中国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

  据悉,该工程由“发展中国家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卓越中心支持计划”和“发展中国家科教基地建设计划”三部分组成,旨在构建院内外科教力量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国际合作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走进若干CAS-TWAS(中科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卓越中心,了解那里正在开展的国际交流动态。它们是白春礼在2012年担任TWAS院长之际启动的人才培养与交流中心。依托中科院微生物所建设的CAS-TWAS生物技术卓越中心正是其中之一。

  科研环境一流

  “中国科学发展非常快。”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卡里·默罕默德·卡利姆(Qari Muhammad Kaleem)一边说,一边在胸前比划着右手强调自己的判断。“当我们说起中国科学的发展时需要记住一个问题:与欧洲国家和美国比较,中国成为共和国才多长时间呢?从这一点来看,世界需要向中国学习。”

  卡利姆的研究方向是结构微生物学,三年前在CAS-TWAS奖学金支持下来到该中心,目前正在做寨卡、登革热方面的研究。他表示,探索了解病毒的结构和致病机理需要尖端的科研装置,而这里有他“实现梦想所需要的一切条件”。

  卡利姆的梦想是了解病毒的跨物种研究机制,比如禽流感、猪流感和寄生在蚊虫体内的病毒如何转播给人类,从而为预防和诊断疾病提供帮助。“我很高兴能在中国追逐梦想”。读博四的他在中科院院士高福带领的中科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做研究。他向《中国科学报》记者透露,团队“已经做出了一些发现,最近正准备发表一篇研究成果”。

  卡利姆表示,由于巴基斯坦没有精良的设备支撑科研,他需要很费劲才能完成其中的一个阶段性研究。“但中国正帮助巴基斯坦在一些主要高校和研究所建立这样的设施,回国后我可以去那里工作。”

  卡利姆说,“在‘一带一路’建成之后,双方的科研合作会变得更加容易。比如现在一些很难通过飞机运输的样本,今后可以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输。”

  针对共性问题

  据介绍,像卡利姆一样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生物技术卓越中心目前有30多名。在此次采访过程中,多名留学生表示非常感谢这样的交流机会,他们对未来自己在推动母国与中国合作关系中的作用充满信心。

  “我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重要工业应用价值的微生物,利用基因组学技术解析关键基因调控机制,提高工业酶蛋白的高效生产与利用。”来自埃塞俄比亚的费特瑟姆·提古·依法特(Fitsum Tigu Yifat)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食品问题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在非洲仍有很多人营养不良、缺乏食物,而现代化食品工业技术对于解决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我们国内这一方面的科学刚开始发展,处于雏形阶段,而中国的相关研究已经非常发达。”他说。在CAS-TWAS奖学金支持下,读博士三年级的依法特正在开展一项与维生素B12相关的微生物研究。

  尼泊尔也面临类似的粮食缺乏问题。对此,留学生普拉克里提·沙玛·吉米尔(Prakriti Sharma Ghimire)在设法寻找一种真菌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比如由于动物不能很好地消化玉米等饲料,导致50%的食物被浪费,我已经找到了一种真菌,可以提高食物的消化率。”她说,目前相关文章已经发表。“虽然明年我就要毕业回国了,但我已经和导师还有其他中国伙伴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相信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合作。”

  面向实际应用

  “最近,我找到了两种新的白僵菌。”性格有些内敛的摩洛哥的博士后伊缪勒恩·阿伯代萨马德(Imoulan Abdessamad)谈起自己的研究开始变得兴奋。他过去两年收获颇丰。2014年,他在中科院院长奖学金计划(PIFI)支持下来到该卓越中心,目前已发表了三篇文章,这项新的研究正要投稿。

  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此次的真菌标本采集自西藏,属于有益菌,对于杀灭森林害虫松毛虫和其他农业害虫非常有效。据介绍,松毛虫暴发时甚至会吃光整片松林,在不使用农药造成环境破坏的情况下,通过生物方式进行人工干预,让虫子生病是更好的方法。

  阿伯代萨马德认为自己取得的成绩与中国导师的指导和这里先进的实验条件分不开。他表示,摩洛哥的实验条件比较落后,比如提取和分析DNA,要在不同机构进行,可能需要好几天或是几个月。而在这里“今天送去,明天就能拿到结果”。“在中国取得的成绩可以完善我的简历,让我在国内获得更好的就职机会。”他表示,现在的奖学金计划已经到期,他希望能够申请其他的奖学金项目,在中国继续开展研究工作。

  “我们给留学生提供了发表高精尖科研文章的平台,他们很多人回国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阿伯代萨马德的导师、微生物所菌物标本馆馆长姚一建说。据悉,该馆现藏微生物标本50多万种,是亚洲最大的实物和数据标本馆。“而他们的到来也让我们的实验室变得国际化,他们对中科院的感情非常深,会促进未来的合作。”姚一建补充说,培养留学生是“双赢”的做法。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6-11-14 第5版 创新周刊)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窗口
 
© 1996 - 2016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