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聚焦科教
丁奎岭委员: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为重大原始创新的“冷板凳”加热
发布时间:2021-03-11 来源:人民网 李依环 江倩倩 【字号:

  基础研究“遇冷”现象依然存在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统计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高质量国际论文数排名世界第2位,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数量上升至世界第2位。同时,多门学科取得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

  “为了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多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在优化布局、激发活力、管理改革、环境营造方面取得诸多积极的成效,但是基础研究‘遇冷’现象依然存在。” 丁奎岭说。

  对于当前我国基础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丁奎岭认为,一是基础研究领域投入不足,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二是科学研究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科技创新仍存在重视短期效益、淡化长期影响的浮躁心态,引领性、颠覆性、原创性的重大科技成果产出不足;三是基础研究的顶尖人才和团队比较匮乏,“高精尖”科技人才存在较大供给缺口,部分青年人才仍存在留不住、待不长等现象。

  建议加快推动“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丁奎岭在今年的提案中也表示,希望加快推动“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为重大原始创新的“冷板凳”加热。

  为此,丁奎岭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是增加“压舱石”,强化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他建议未来十年将基础研究在全社会R&D(研究与开发)的投入比例,从目前的6%增加至10%以上,加快实施基础研究重大专项;对于具有潜力的科研人员和基础研究项目,在增加经费投入的同时放宽经费使用年限,比如采取5年+5年的模式,促使更多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

  二是打开“校正仪”,深化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在有条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试点,建立符合基础研究实际的评价体系;通过揭榜或自命题的方式,选定基础研究特区并给予特定支持,设定十年(或更长)期限,不考核一般论文成果,只关注研究价值和实施进展;进一步改善快出成果、多发论文、争评职称、抢高帽子的急功近利心态。

  三是抓住“生命线”,加强卓越创新人才的引育。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优秀的人才是基础研究突破的关键。高校和科研院所要把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强化价值引领,加强高质量学术就业引导,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为基础研究输送强大的后备力量。与此同时,持续实施高端人才计划,大力引育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全方位支持人才发展,构建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制度体系与生态环境。

  为实现“碳中和”拓宽“承重墙”、搭载“助推器”、添加“催化剂”

  今年两会期间,“碳中和”成为热点话题。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针对实现碳中和“时间紧,任务重”的现状,丁奎岭表示,建议通过“开源”拓宽实现碳中和的“承重墙”,聚焦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提升可再生能源比例;通过“节流”搭载实现碳中和的“助推器”,聚焦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通过“政策保障”添加实现碳中和的“催化剂”,加大制度保障与政策激励,完善碳市场建设。

  在丁奎岭看来,要实现碳中和,我国需要付出比发达国家更大的努力。首先,我国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能耗及碳排放量巨大。当前,我国单位GDP能耗仍然较高,建立绿色低碳的经济体系任重道远;其次,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高碳化石能源占比较高,能源结构优化任务艰巨;第三,我国碳中和的过渡期远短于发达国家,要用30年走完欧美国家六七十年的道路;第四,主要发达国家已完成碳中和的近中远期行动方案制定,我国实现碳中和的行动计划仍需进一步研究与细化。

(责任编辑:阎芳)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