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工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引导和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调研中,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发现,中西部高校仍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人才吸引力差、布局不合理、整体实力不强等问题。
“中西部地区拥有全国超过80%的土地和超过50%的人口,但在全国高等教育版图中,中西部地区高校的表现相对落后。”赵国祥说。
对此,他建议,国家应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对中西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支持力度。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争取政策效益最大化。建议国家加大对关涉教育、农业、医疗等国计民生的中西部地方高校的支持力度,协调相关省份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在做好省部合建工作的同时,扎实推进省部共建工作。
二是强化财政支持,实现转移支付常态化。
三是强化人才支持,促进队伍提升系统化。建立规范有序的高端人才流动制度及高级别学术平台,并且在学术领军人才项目评审中向中西部地方高校倾斜。
四是强化分类指导,推动内涵式发展特色化。鼓励中西部地区的地方高校依托自身学科和专业特色,扎根并服务于国家及所在区域的多元化需求,走“有特色、高水平”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