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院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先进集体: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团队
发布时间:2016-01-14 来源: 【字号: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FAST)是在建的“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为项目法人单位,建设地点在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该项目的核心建设内容是利用贵州天然喀斯特洼地,建造一台500米口径主动反射球面射电望远镜,以实现大天区面积、高精度的天文观测。建成后的FAST将是世界上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在未来20至30年间将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对提高我国天文学领域研究水平和国际地位具有重大的意义。《Science》 杂志三次报导FAST 研究进展, 足见其科学意义的重大。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中专门强调“加快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项目建设”,充分体现了国家对FAST项目的重视和关注。

  一、追求科技创新,力争“中国创造”

  对比国际上先进的射电望远镜,FAST拥有3项自主创新:①利用贵州天然的喀斯特洼坑作为台址;②洼坑内铺设数千块单元组成500米球冠状主动反射面,球冠反射面在射电电源方向形成300米口径瞬时抛物面,使望远镜接收机能与传统抛物面天线一样处在焦点上;③采用轻型索拖动机构和并联机器人,实现接收机的高精度定位。全新的设计思路,加之得天独厚的台址优势,FAST突破了望远镜的百米工程极限,开创了建造巨型射电望远镜的新模式。为实现创新内容,FAST项目自1994以来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为核心,联合国内20余所大学和研究所的百余名科研人员,对关键技术开展了长达13年坚持不懈地预研究,最终完成技术攻坚,确认了项目的可行性。2007年,国家发改委批复FAST项目建议书,FAST工程立项。

  二、探索技术创新,促进“中国制造”

  建设期间,依托FAST项目所研发的超大跨度、超高精度、主动变位工作模式的索网结构;动光缆;大尺度高精度实时测量系统推动国内相关领域科技进步。

  其中,超高疲劳性能的钢索结构,在200万次循环加载条件下的疲劳强度可达500MPa,是目前相关标准规范的2.5倍,在国际范围内尚未见先例,超高的疲劳性能使该种钢绞线在一些特种领域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并将对我国的钢索结构生产制造水平的提升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FAST项目索网结构有500米的跨度,这在世界范围内极为罕见,加之地处山区,场地限制极为苛刻。圈梁和索网的大跨度索膜结构安装技术和方案都是专为FAST项目设计的,在此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

  依托FAST项目成功研制的FAST48芯动光缆,突破了10万次的弯曲疲劳寿命,满足了运动工况下的光纤附加衰减值小于0.05dB的指标要求,达到了大跨度运动状态下柔性支撑的信号与数据传输要求,攻克了缆线入舱方案中信号传输“生命线”难关。其抗疲劳寿命是国军标中弯曲测试要求的100倍,运动工况下的大芯数光缆反复弯曲测试结果刷新了世界纪录,相关成果在第59届国际电线电缆大会(IWCS)上向30多个国家的与会代表进行了介绍。

  大尺度高精度实时测量系统弥补了精密工程测量领域在大尺度、多目标、高精度动态测量和计量领域在大尺度超高精度动态测量在线检定的空白,在大型制造业如飞机制造、船舶重工、航母超高精度的测量应用和航空航天领域如中航天器交会对接、月面小车视觉导航等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三、克服施工困难,力保工程建设

  FAST项目已于2011年3月25日正式开工建造,2012年12月,历时近两年的FAST台址开挖与边坡治理工程通过验收;2013年12月,FAST圈梁工程顺利合拢,完成了FAST工程建设的第一个里程碑,并于2014 年9 月11日通过验收;2015年2月4日,索网顺利合拢;2015年8月2日,FAST反射面单元开始吊装。

  由于工程异地建设,建设成本高,沟通、协调的工作量大,加上贵州当地地质条件复杂,生态气候环境脆弱,使得现场施工难度大、工期紧、干涉多、安全防护任务重。为克服工程现场施工遇到的工作和生活方面的问题和难点,FAST项目组成立了工程现场指挥部,加强工程现场的管理与技术监控。在北京和贵州两地建立起完善的沟通联系机制,通过视频会议、网络管理系统,确保工程实施情况实时、准确上报,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在施工方面严格过程控制,以关键路径为中心,多个作业面同时展开,实现信息化管理,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确保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四、坚持以人为本,打造良好氛围

  FAST项目一直关心团队成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呼声和意愿,充分落实中科院“3H”工程的指示精神,大力倡导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尽力而为的“三尽”宗旨,在大窝凼野外台站较为艰苦的科研和工作环境中营造简易的运动设施和人性化空间,工程经理部成员坚持现场办公,工作在科研一线,解决现场工作人员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为全体成员营造温暖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力的促进了现场人员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投入科研工作的热情。

(责任编辑:麻晓东)
关闭窗口
© 1996 - 2016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