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吉喜委员
山东威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惠代表
全国人大常委、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毅代表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生态环保内容篇幅之长、涉及面之广、目标要求之细,是空前的。代表委员们表示,落实好报告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就一定能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迎来更多碧水蓝天。
强力打击环境违法
抓住重点严格执法,引导企业自觉守法
久被诟病的环境执法偏软局面正在扭转。新的《环境保护法》今年元旦开始实施,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行政拘留等配套文件相继出台,形成了“最严环保法规组合拳”。
“新环保法实施,改善了执法环境,为打击环境违法犯罪奠定了良好基础。”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吉喜委员认为,一方面,环保部门要严格执法,让环境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另一方面,守法是底线,法律施行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击,而是为了明确守法底线,让企业自觉守法、自觉保护环境。
“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治理环境污染用了‘铁腕’和‘重拳’两个字眼。新环保法强化了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环境执法。”山东威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惠代表认为,环境执法严起来,企业才会有压力、有动力强化创新驱动,实施技术改造,走节能环保、绿色发展的道路。
全国人大常委、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毅代表认为,《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在即,一些新的环保法律也在筹划制定,还要进一步推进法律体系的完善。同时,一定要抓住重点严格执法,把现有的法律用足,以严格执法促进企业达标排放。
减排推进产业升级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二氧化碳强度降低目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提出二氧化碳强度降低目标,明确2015年“二氧化碳强度要降低3.1%以上”,这引起了不少代表委员的关注。
“虽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碳减排指标是第一次,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努力。”王毅告诉记者,比如在管理体制上,以“十二五”规划为基础,制定了很多相关计划、方案,还开展了多方面的试点。“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建成全国性碳市场,碳统计制度和低碳产品标准也将适时推出。
经济形势严峻,原有环保指标已经够多,又提出新指标,是否会影响经济发展?面对这样的担心,代表委员们有自己的见解。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优化结构,根本出路在于利用环保的倒逼机制,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对碳减排的新要求,实际上是新的推动力。”张惠认为。
王毅表示,推动二氧化碳及传统污染物减排,能够促进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管理能力,最终实现产业升级。
“从深层次看,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减碳也是调结构的手段。另外,节能减排存在协同效应,碳减排要求企业实现节能,实际上也能达到污染物与二氧化碳协同减排的效果。”高吉喜表示,应以优化结构来提高竞争力,以节能环保产业助推经济发展,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打破生态瓶颈制约
经济发展莫任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
一些代表委员表示,环境问题成为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的瓶颈。打破瓶颈,应优先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顺应群众期待,让百姓感受到幸福。
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全省首位,城市环境综合考核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在生态环境良好的威海,百姓的幸福感不断提升,这是威海“生态立市”的成果。张惠表示,贯彻“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经济发展不能任性,必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生态环境保护与民生密切相关。”高吉喜认为,环境问题连着民众健康,大气等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做了很好的顶层设计,就是在同污染作战,为百姓创造生态幸福。
生态建设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基石。近年来,我国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4年,全国共完成造林9041万亩。重点生态工程方面,落实退耕还林任务500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完成林业建设任务367万亩。“划定‘生态红线’在技术层面已经做好准备,今年将与地方对接,争取早日指导地方发展。”高吉喜表示,生态红线对生态安全格局意义重大,下一轮实施城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以法律、规划等形式将其固定下来,保障生态用地,防止被蚕食。
“自然是有价值的,我们要注意主动投资自然资本,积累绿色财富。” 王毅说,积极应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将会有更美好的前景。
(原载于《人民日报》 2015年03月09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