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2013年工作回顾  媒体报道  要闻回顾  学习落实  图片报道
  您的位置:首页>2013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集体
发布时间:2014-01-08 来源: 【字号: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已对全球环境和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该团队在POPs领域开展了长期系统的研究,是国际POPs研究领域最活跃的团队之一。 团队提出的若干理论与方法不仅引领了学科发展,而且发展了一系列实用技术和标准,在国家POPs控制以及国际履约中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提出的垃圾焚烧、金属冶炼等行业POPs控制技术方案得到采纳和应用。5年来,团队突破经典理论,发现了POPs自由基反应分子毒理若干新机制;创新POPs分析方法,创制新仪器,建立了若干高灵敏分析检测技术;发现了若干新型POPs,开辟了POPs研究新方向;发明的二恶英阻滞技术在工程示范中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主要科技贡献: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创新POPs分析方法,创制新仪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开辟了发现新POPs研究方向。 

  郑明辉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主要科技贡献:发明的焚烧烟气二恶英阻滞技术已得到工程应用,提出我国二恶英排放清单,在国家二恶英防治及履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朱本占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主要科技贡献:突破经典理论,发现了不依赖铁离子催化的羟基自由基产生新机制,在POPs致毒机制研究方面有重要学术贡献。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徐晓白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王子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张淑贞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张庆华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郭良宏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汪海林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刘景富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蔡亚岐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王亚韡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杜宇国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张爱茜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景传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赵斌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刘思金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秦占芬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宋茂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刘文彬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关闭页面
© 1996 - 2014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