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2012年工作回顾
深入实施“一三五”规划,促进重大成果产出
发布时间:2013-01-21 来源: 【字号:  

加快推进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强化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进一步凝炼目标,加强总体协调和资源有效配置,单独安排间接费用,形成稳定支持和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年度实施情况检查监督制度,全面开展监理工作。干细胞专项在细胞谱系发生、功能细胞获得、分化与转分化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并开展了国际评估。先进核能专项完成加速器基本设计方案、靶的物理设计和次临界堆初步设计,进行2兆瓦钍基熔盐堆预概念设计,建立了首个熔盐实验回路。空间科学专项已启动硬X射线探测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暗物质探测卫星、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的工程研制,其中硬X射线探测卫星和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已进入初样阶段;首批启动的背景型号和预研项目已取得一批阶段性成果。碳收支认证专项在我国能源消费与水泥生产碳排放总量、气溶胶历史排放、百年温度观测序列等方面取得一批关键结果。经过广泛听取意见和严格论证,启动了低阶煤清洁高效梯级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面向感知中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等2个A类先导专项,以及量子系统的相干控制、脑功能联结图谱研究、青藏高原多层圈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超导电子器件应用基础研究等5个B类先导专项。正在策划第二批A类先导专项,强化了独立的专家咨询评议环节,科学确定创新目标,保证其先导性、创造性、前瞻性和战略性。

全面落实“一三五”政策举措。改革资源配置,有机整合投入方向同质化的专项经费,保障重点任务实施。统筹基本科研费、重点支持经费和重点布局经费,作为研究所“一三五”经费合并下达;在院确定的研究所经常性经费总量内,大幅提高对研究所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支持力度。建立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研究所评价体系,选择4个不同类型研究所作为试点,主要聘请国际高水平专家,开展“一三五”专家诊断评估,帮助研究所开阔视野、提升眼光,明晰定位、凝炼目标,发现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党组扩大会、院长办公会总结分析院层面重大产出的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各领域将重点突破方向落实到项目,检查指导研究所“一三五”规划实施情况,提升创新目标,避免重复布局。研究所认真实施“一三五”规划,落实责任,落实任务,落实队伍,强化管理,取得积极成效。去年院工作会对一半的整体择优研究所进行了交流评议,这次会议将对其余整体择优研究所进行交流评议。

扎实抓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我院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承担的相关科技任务取得重要进展。例如,在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专项中,高质量完成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嫦娥二号拓展试验的相关重大任务,取得一批有显示度的高水平应用研究成果;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研发了抗抑郁、抗肿瘤、抗乙肝病毒等创新药物,取得一批发明专利并进入临床试验。主持或牵头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科技任务,其中,973项目(含重大研究计划)58项、占全国32%,863课题113项、占全国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600多项、占全国12%,重点项目125项、占全国21%。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发产业化和规模商用、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等23个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全部获得国家批复立项。一批在研项目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例如,完成“蛟龙号”控制系统和声学信息传输系统研发,保障7000米海试圆满成功;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成功应用于环境一号C星;培育出玉米新品种组合等。

积极推进科教基础设施建设。大科学工程建设成效显著,亚洲第一的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正式落成,“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正式交付使用,子午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多渠道筹集资金,开展科研仪器设备自主研制。新建一批院重点实验室,50个基本建设项目竣工投入使用。推动文献情报向知识服务转型,建成了一批研究所机构知识库、课题组个性化知识平台,服务能力向院外、地方研究机构拓展。信息化工作深入开展,建设科技云、管理云、教育云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高院机关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网络安全保障。野外台站、标本馆等能力进一步提升,为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关闭页面
© 1996 - 2013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