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杰出科技成就奖
杰出科技成就奖获奖个人和集体科技贡献
发布时间:2012-01-18 来源: 【字号:  

1. 张润志

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张润志与张广学院士共同提出植物应当并且可以作为生物防治因素加以利用的“相生植保”害虫防治思路,发展和丰富了植物保护理论;主持创制利用棉田边缘苜蓿带作为害虫天敌自然繁殖库控制棉蚜的生态治理模式,大幅度减少了农药污染;研究并参与实施了入侵害虫马铃薯甲虫综合控制技术,为保护全国马铃薯等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他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发表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 xiaoi Zhang等新物种120种;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均为第一完成人);建议并参与制定《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等国家规划;发表论文230篇(其中SCI收录30篇),出版专著、译著等10部;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

2. 拓扑绝缘体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该研究集体通过计算、理论、实验的紧密结合,在拓扑绝缘体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与创新:(1)发现了Bi2Te3、Bi2Se3系列拓扑绝缘体材料,使得广泛的实验研究成为可能,这也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标准拓扑绝缘体材料;(2)突破单晶制备的难题,在国际上率先制备出了原子级平整的Bi2Se3、Bi2Te3单晶绝缘薄膜;(3)实验验证了拓扑绝缘体所特有的拓扑物性;(4)发现了拓扑绝缘体Bi2Te3在压力下的超导态;(5)提出了磁性拓扑绝缘体中的量子化反常霍尔效应、具有电荷共轭—时间反演不变性的拓扑绝缘体等新概念。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方 忠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领导并组织实施了主要研究工作。预言了Bi2Se3、Bi2Te3系列拓扑绝缘体材料,提出了磁性拓扑绝缘体中的量子化反常霍尔效应。

戴 希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主要的研究工作。预言了Bi2Se3、Bi2Te3系列拓扑绝缘体材料,提出了磁性拓扑绝缘体中的量子化反常霍尔效应。

吴克辉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通过MBE制备出了高质量的Bi2Se3,Bi2Te3单晶薄膜。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马旭村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何 珂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李永庆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吕 力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靳常青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孙力玲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孙庆丰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谢心澄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姚裕贵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张海军  斯坦福大学

3. 沙尘暴发生发展机理及监测预测和灾害评估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研究集体由中国科学院与中国气象局专家共同组成,针对沙尘暴发生发展机制和规律,作了系统、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涵盖了监测方法、机理研究、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灾害评估及沙尘洲际传输和气候效应等方面。在起沙扬尘机理、边界层和阵风等方面有重要发现和理论创新;研制和建立了集地基遥感监测、大气动力学和风沙动力学、数值预报和模拟及地理信息系统于一体的中国沙尘暴监测、预测预警和灾害评估集成业务系统,在相关关键理论和技术以及系统集成上有重大创新;该集成系统在国家级业务单位得到广泛应用,对推动沙尘暴监测预测和气象防灾、减灾的科技进步产生了巨大作用,形成了广泛和深远的学术和社会影响。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曾庆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负责总体框架设计,指导该业务系统的研究、建成、应用和推广;在各主要方面都做出创新贡献。

赵思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研究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核心专家,特别是深入研究和组织了沙尘天气集成数值预报系统的建立和业务应用。

王自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组织实施核心专家,特别是建立我国沙尘资料同化和集合预报的理论和方法,自主研制了全球输送和区域空气质量预告模式。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和工作单位:

林朝晖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孙建华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胡 非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朱 江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赵翼俊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程雪玲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陈 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罗卫东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彭公炳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张时煌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董超华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矫梅燕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张 鹏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杨忠东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方宗义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胡秀清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赵琳娜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4. 甲醇制烯烃技术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烯烃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石,传统生产技术强烈地依赖于石油资源。甲醇制烯烃是实现煤或天然气资源生产烯烃的关键技术环节。2006年6月完成了世界首次万吨级甲醇制烯烃技术(工艺名称:DMTO)工业性试验,2010年5月完成新一代技术(DMTO-II)工业性试验。2010年8月,采用DMTO技术的世界首套神华包头18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生产装置投料试车一次成功,2011年1月正式进入商业化运营。DMTO工业化进程、装置规模、技术指标等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煤代油制烯烃技术迈向产业化”被评为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完成了多套工业化装置建设的技术实施许可。对于促进我国甲醇制烯烃新兴战略产业的快速形成及煤代油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刘中民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研制了甲醇制烯烃催化剂,作为DMTO技术总负责人,负责制定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带领团队完成DMTO技术小试、中试研究,合作完成万吨级工业性试验和工业化。

许 磊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DMTO技术专用催化剂负责人之一。催化剂分子筛工业化生产技术负责人,编制催化剂工业化生产装置工艺包。

吕志辉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DMTO工业性试验项目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具体实施工作。DMTO技术商业化推广主要负责人。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和工作单位:

田 鹏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齐 越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张今令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何长青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叶 茂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洪学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王贤高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袁翠峪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魏迎旭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李 冰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杨 越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杨虹熠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李铭芝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孟霜鹤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孙新德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李世英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王坤院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5. 神经发育与可塑性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在脑发育过程中神经元产生极性,即生长出接收信息的树突和输出信号的轴突,数以亿计的神经元之间通过轴突与树突之间形成的突触结构进行连接,形成众多的功能特异性神经环路。这些神经元及其环路在发育和成熟大脑中均可产生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改变或修饰,是产生学习记忆等脑功能的基础。过去十多年来,该研究集体成员围绕神经元极性的产生、突触连接的形成、突触传递效率可塑性变化、学习记忆与抉择的机制等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揭示了神经元极化、细胞迁移和轴突导向、突触形成和可塑性以及学习记忆与抉择行为等机理。近五年来,他们在轴突发育和生长导向的分子细胞生物学调控机制、神经元中蛋白质的极性转运机制、发育中突触连接的功能活化和可塑性调控机制、神经元与胶质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学习记忆与抉择的神经环路机制等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一些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新概念和新理论,促进了人们对脑发育和脑功能调控机理的深入了解,同时也积极地推动了我国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地位。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蒲慕明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在神经可塑性、神经元极性建立和维持的机制等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袁小兵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在轴突生长导向的钙离子信号机制、神经元迁移的基本动力原理及导向机制等研究中获得了重要发现。

罗振革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在神经元轴突发育的胞内外信号机制以及突触形成与重构的机理等方面获得了重要发现。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和工作单位:

郭爱克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王以政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段树民  浙江大学医学部

6.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II)团队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2004年至2009年,完成BEPCII的设计、建造、调试和试运行并通过国家验收。验收报告指出:“BEPCII工程按指标、按计划、按预算、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建设任务,是我国大科学工程建设的一个成功范例。”工程采用双环大交叉角对撞和国际首创的“内外桥”联接两个外半环形成同步辐射环的“三环方案”,设计亮度是BEPC的30~100倍。工程建设取得一系列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技术突破,推动我国高技术发展。BEPCII实现高能物理和同步辐射“一机两用”,加速器和探测器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后即投入高性能、高效率运行取数,最高对撞亮度达6.49×1032cm-2s-1,为改造前的65倍,是此前世界纪录的9倍以上;获取的J/ψ、ψ和ψ²数据超过此前国际上最大样本的3~4倍,并为多学科研究提供平台,取得一批重要成果,保持和发展我国在粲物理研究的国际领先地位。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陈和生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工程经理,首先提出BEPCII的方案,领导BEPCII的设计、预研和工程立项,制定双环方案,主持工程建设和调试。

张 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工程副经理,负责加速器设计和建设,采用一机两用、三环结构的创新方案,确定高亮度的技术路线并组织实施。

李卫国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工程副经理,负责北京谱仪设计、研制和工程建设,直接领导和参与超导磁铁和量能器的研制,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马 力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王贻芳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黄开席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王九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刘培泉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徐中雄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裴国玺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林国平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秦 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吕军光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徐 刚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陈元柏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朱科军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屈化民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盛华义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吴英志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朱自安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7. 上海光源团队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上海光源是我国迄今建成的规模最大的大科学装置和多学科研究平台。在近十年的方案优化和技术预研基础上, 上海光源团队在52个月内完成了设备研制、工程建设和调试运行。国家验收报告结论为:“上海光源以世界同类装置最少的投资和最快的建设速度,实现了优异的性能,成为国际上性能指标领先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是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的一个成功范例”。“上海光源建成”被评为200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上海光源70%的设备为国内研制,工程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和突破,推动了我国相关领域的高技术发展。上海光源在世界首次实现了软土地基上超大规模亚微米束流振幅控制,成功地完成了世界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众多先进技术的高度集成,表明我国在先进同步辐射装置这类超大规模、超高精度和超高稳定光机电设备的研发能力上有了大幅度提升。

上海光源建成后立即对用户全面开放,两年多来,已有来自217个单位的3000多位用户在十多个学科领域开展了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已发表SCI-1区论文72篇,包括Nature、Science、Cell论文8篇及其子刊论文13篇),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上海光源已经成为我国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培养凝聚优秀人才的重要多学科研究平台。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及主要科技贡献:

徐洪杰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工程经理,全面负责工程建设和装置研制工作,并直接负责上海光源科学目标的确定和光束线站工程建设。

赵振堂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工程副经理,主持完成了上海光源三台加速器的初步设计和预制研究、工程设计与设备制造、安装调试和总体调束。

陈森玉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主要科技贡献:工程总顾问,主持完成了上海光源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预制研究工作。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

丁 浩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汤 杰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刘德康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张福余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殷立新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戴志敏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李德明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何建华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肖体乔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方国平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关闭窗口
© 1996 - 2012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