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首页 图片新闻 会议动态 视频访谈 中科院之声 两会时评 媒体报道 历年回顾 聚焦科教 热点话题 链接
  您的位置:首页>聚焦科教
“让自主创新成为全社会的空气”
发布时间:2012-03-05 来源:光明日报 王斯敏 邢兆远 【字号:  

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大学生发明了一种可进行红外探测的四轮小车,可探测火场。这种车车身上可安装摄像头,采取遥控方式,车上配备的红外探头能对明火作出反应,并将相关数据进行传输,可用于人员无法前往的火场内进行探查。CFP

步入2012年,向创新型国家进军的中国又迎来一个关键节点。

一面是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的喜讯——据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1年6月公布的《全球创新指数2011》,中国的排名从2010年的第43位跃居第29位,成为该排名前30位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

一面是经济社会发展日益迫切的需求——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持续显现,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严峻考验。

唯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引擎,引发经济结构再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作为自主创新的参与者、受益者、思考者,代表委员们发出了共同的声音。

 从“追赶者”迈向“领跑者”——创新成就亮点纷呈

这是一份亮眼且提气的榜单。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凭借优越性能勇夺世界第一,“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突破5000米深海大关,“嫦娥”探月工程捷报频传,“神八”飞船与“天宫一号”在太空完美对接……越来越多的“中国创造”亮相世界科技舞台。

“这些创新成果较以往层次更高、意义更深远,都是在关键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曲阜师范大学教授武玉强代表感叹。

作为神舟飞船资深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王南华委员深感身为航天人的光荣,而科技如何改善民生,也是她多年关注的重点。

前不久,王南华委员随全国政协副主席林文漪率领的全国政协考察团,走进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数字家庭的模拟游戏、智慧城市的智能交通、会“喝水”的硅砂透水砖……一项项贴近生活的创新成果,令她连连称赞。“这是我第五次来了,年年有新变化,发展特别快!”

从国际科技大潮中的“追赶者”到“同行者”,甚至加速向某些领域的“领跑者”冲刺,是什么促成这骄人成绩?

“‘十一五’以来,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先后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教育三个规划纲要,这都为科技创新注入了新活力。”山东平邑九间棚集团董事长刘嘉坤代表分析。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数字通信专家邬贺铨委员看来,科技创新实力的增强,对于今天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创新是个长期的需求,并非应急之举。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的很多自主品牌挺住了;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面临人民币升值压力,怎样保持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是最好的出路。”

“建设经济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创新。未来的经济增长方式,要由粗放向集约、低效向高效转变,就必须走科技提升之路。”武玉强代表认为。

“步子还迈得不够开”——发展瓶颈亟待突破

“振奋中有忧心”,邬贺铨委员这样形容自己的感觉。

一份资料摆在他面前——“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品出口额居世界第1位,国际科技论文数居世界第2位,本国人发明专利量居世界第3位。

数量指标上升固然可喜,但发明质量又如何?邬贺铨委员认为,能在世界上产生影响的科技成果依然太少,“很多核心技术还要依靠进口”。

全国政协关于制笔产业的一次调研结果,和他的感受互为呼应。

2010年6月至2011年,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赴两省四地制笔企业展开调研,发现我国每年生产380亿支圆珠笔,最核心的两项技术——笔尖钢珠和墨水的进口量分别占90%、80%。一支中性笔,美国卖1.99美元,中国制笔厂仅有人民币0.1元的利润。

这并非特例。为什么核心原创能力依然缺乏?王南华委员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自主创新的两大参与者——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动都存在不足,“步子还迈得不够开”。

“企业是自主创新主体,但创新意识普遍不强。尤其是本应承担引领作用的大型国企,还缺乏内生的创新原动力。”王南华举了个例子:某年为推动新能源汽车研发应用,全国政协牵头数十家企业座谈。大型国企普遍推说有困难,而民营企业却反应积极。“市场占有率越高,越不愿做新的尝试,这是相当危险的,”王南华委员说。

常年从事农业开发的刘嘉坤代表则深感企业创新面临的难题:“关键是自主创新的信心不足。为什么?宏观上缺乏氛围,机制不匹配。”他一一列举:急功近利政绩观羁绊创新发展,市场竞争不规范,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邬贺铨委员则对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浮躁风气感到痛心,并直指现行科研管理与评价机制之弊:“科技投入多头管理,导致科技资源配置分散、低水平重复。科技评价体制也有偏差,片面追求文章、项目,对成果转化不重视。”

“让创新成为全社会的空气”——“协同创新”呼之欲出

小小一朵金银花,成了刘嘉坤代表做大做强企业的“法宝”。

2011年5月,经过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长达13年的协同创新,他们公司选育出“九丰一号”金银花优良品种,亩产量提高了50%以上。“这可是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单靠我们自己,不懂科研,肯定不行。”他说。

协同创新,正是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提升整体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

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指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相关调查表明,与大学或科研院所牵手进行创新研发的企业,其技术效率比“模仿”的企业高约10个百分点。协同创新,势在必行。

“搞好协调创新,需要多方努力:政府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通过政策引导、经费扶持,调动企业建立研发资源库。学界要加大成果转化力度,让科技成果变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武玉强代表建议。

王南华委员则看到了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企业的必要性:“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囤积了大量成果无法转化,另一方面企业又缺乏信息渠道,且在判断技术价值方面存在困难。所以,政府应多成立一些科研中介机构,提供第三方科技服务,牵线搭桥,促进创新。”

邬贺铨委员发现,妨碍自主创新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或不敢尝试、惧怕失败,或学问至上,轻视实践,或自满自足,不思进取。“我们需要一种创新文化,”邬贺铨说,要培养全民族的创新意识,营造“敢于冒险、勇于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环境,支持每一个创意的萌芽。

3月1日,我国首部促进自主创新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正式实施,这更使代表委员们充满期待。“如果国家动力、企业动力、科研动力三合一,往一个方向努力,让创新成为全社会的空气,那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够早日实现。”王南华委员说。

关闭窗口
 
© 1996 - 2012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