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第 337 期
(2022-03-08)
 
【新华网】聚焦关键技术 打造示范样板
——中科院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计划亮点解析
文章来源: 新华网 张泉 发布时间: 2022-03-04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明确提出“双碳”目标,充分彰显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的大国担当。

  “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技支撑。“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计划”日前在京发布,行动计划部署了哪些行动?新华社记者对权威人士进行了采访。

  聚焦关键技术 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科技支撑

  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先进核能技术、储能与多能融合技术、固碳增汇技术……众多关键核心技术出现在行动计划中。

  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丁赤飚介绍,行动计划以解决关键核心科技问题为抓手,推动能源革命,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积极支撑我国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行动计划系统布局了科技战略研究、基础前沿交叉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新技术综合示范、人才支持培育、国际合作支撑、创新体系能力提升、“双碳”科普等八大行动,以及面向“双碳”战略重大科技需求的18项重点任务。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迫切需要跨领域综合交叉,突破技术瓶颈,形成全面支撑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技术体系。这其中,科技创新是关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涛说。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突破若干支撑碳达峰的关键技术,促进经济社会低碳绿色转型;到2030年,支撑碳达峰的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60年,突破一批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并实现应用,有力支撑碳中和目标实现。

  打造示范样板 探索低碳化高质量发展新途径

  除了基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以外,行动计划还强调新技术的综合示范,提出开展“双碳”技术综合示范、碳源碳汇立体监测示范。

  “在过去研究攻关中,我们发现,仅有单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还难以支撑经济社会的整体性、系统性发展,必须要将多项技术或者一套技术推向市场、推向产业化,才能最大程度发挥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丁赤飚说,为此,本次行动计划将“双碳”技术综合示范作为独立的一项任务。

  据介绍,“双碳”技术综合示范是指针对典型区域资源禀赋、产业特征及区域定位等特点,专门制定系统性“双碳”技术方案和产业发展路径,通过“技术集成示范”探索典型区域的低碳化高质量发展新途径,为促进全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和思路,提供可复制、可参考的示范样板。

  丁赤飚介绍,目前,根据前期中科院与一些省市达成的合作协议,已经明确了在一些典型区域进行示范,如中科院2019年12月与陕西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支撑创建榆林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

  “‘双碳’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革命性的变革,没有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可以借鉴,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大国,又有自己的国情,只能走自己的路。”丁赤飚说。

  实施“四个一” 加强顶层设计确保计划推进

  “希望通过这项计划,实施‘四个一’:拿出一张技术路线图,解决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问题;提出一批新概念理论,突破降碳固碳的原理问题;攻克一批新技术,解决减排增汇的工艺和装备问题;算好一本收支账,解决碳源碳汇的监测核算问题。”张涛说。

  此前,中科院已在“双碳”领域部署实施了一批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取得了一批原创性重大成果。同时,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从能源、固碳、政策等方面开展咨询研究,明确“发电端”“消费端”“固碳端”三端发力的技术研发体系,进行“控碳-减碳-低碳-中和”的碳中和发展路线图等研究工作。

  丁赤飚介绍,中科院正根据行动计划组织编制实施方案,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建制化优势,体系化布局,实现“双碳”技术路径说得准、科学原理说得清、关键技术用得上、减排效果看得见、示范工程推得开。

  据悉,行动计划是开放性的科技规划,由中科院组织院士专家经过近半年的研讨形成,并将坚持与时俱进,根据国际形势和国家战略需求进行调整和更新。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