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第 335 期
(2022-02-22)
 
科学家首次发现翼龙食团
文章来源: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22-02-2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团队副研究员蒋顺兴等与临沂大学等合作,对中国鲲鹏翼龙(Kunpengopterus sinensis)的两件标本开展研究,特别是与翼龙共同保存的团状聚合体,确认其是在翼龙中首次报道的食团。依据食团中的食物残留,推测鲲鹏翼龙在不同年龄阶段均主要以燕辽生物群中的一种古鳕鱼类为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自然科学会报 B》(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y中国古生物专辑上。 

  食团是食肉动物在进食后把不能消化的东西积存在消化道里形成小团而后吐出的丸状物。现生较多脊椎动物会吐出食团,以猛禽最为典型,海鸥、鸬鹚等鸟类,以及鳄类、有鳞类和海生哺乳类也有这一行为。这种行为同样发现于中生代的鸟类、鳄类和非鸟恐龙等。之前有两件翼龙食团的报道,但均没有被多数翼龙研究人员接受。翼龙与恐龙、鳄鱼等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因而翼龙吐出食团存在可能。 

  本研究的两件鲲鹏翼龙标本分别为一件成年和一件幼年,体型相差约一倍,而两个团状聚合体的大小也与翼龙的体型相当。研究对大的聚合体宽度与另一件成年鲲鹏翼龙腰带宽度的比较发现,聚合体宽度大于腰带宽度,不可能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而较为可信的粪便粗细远小于腰带宽度。两个聚合体中的食物残留主要是相对完整的鱼类硬鳞(ganoid scales),这与比较可靠的翼龙粪便中发现的数量极多的破碎细小结构完全不同。研究基于这两点,排除了这两个聚合体是粪便的可能性,考虑其形状,最可能为翼龙的食团。结合已报道的唯一翼龙胃石的化石证据,研究推测翼龙可能具有分化的肌胃和腺胃,而这一现象在主龙类中较为普遍,该研究支持了主龙类中胃普遍分化为肌胃和腺胃的假说。而较为原始的真双型齿翼龙能够将硬鳞咬碎成十分细小的结构,说明其可能通过粪便,而不是食团将其排出体外,虽然吐出食团在主龙类中有较多报道,但这一行为更可能是在主龙类中多次演化出现的。 

  为了探索鲲鹏翼龙的食性,研究将两件食团中的鳞片与同一层位中仅有的一种古鳕类全身各部位的鳞片进行比较。比较发现,较小食团中的鳞片与燕辽生物群中最常见大小的古鳕类(全长约17 cm)相应位置的大小形状相似,而较大食团中的鳞片整体比较小的鳞片大了约3倍,推测其中的鳞片来自于一条远大于常见大小的古鳕类。关于幼年喙嘴龙类飞行能力的研究发现,幼年个体同样具有较好的飞行能力。而最近同一批科研人员关于鲲鹏翼龙个体发育的研究发现,在幼年个体中,牙齿的绝对大小已和成年个体完全一致,暗示了幼年个体很可能具有类似成年个体的食性和捕食能力(Jiang et al. 2021, AABC)。研究进一步证明了鲲鹏翼龙从幼年到成年都以燕辽生物群中最常见的一种古鳕鱼类为食,这与其他关于翼龙可能存在随着个体发育而食性改变的观点不一致。 

  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图1.与食团共同保存的两件中国鲲鹏翼龙化石

图2.两个翼龙食团及其中残留的硬鳞

图3.中国鲲鹏翼龙幼年和成年头骨比较(Jiang et al. 2021, AABC),显示大小接近的牙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