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第 335 期
(2022-02-22)
 
岳跃民:喀斯特生态健康的探索者
文章来源: 湖南日报 周阳乐 凌镇之 发布时间: 2022-02-17

  【名片】

  岳跃民,男,1981年8月出生,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喀斯特区域生态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生态遥感、区域生态恢复成效与机制。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中科院青年交叉团队负责人。2021年荣获第十一届“湖南省青年科技奖”。

  【故事】

  岳跃民的电脑里藏着很多“宝贝”。一幅幅卫星影像图、一张张摄影图,都留下了喀斯特区域生态变化的印记。

  春节前的一天,在他的办公室里,他打开电脑给记者展示了两幅卫星影像图:一幅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一幅拍摄于2018年,强烈的对比直观体现了我国西南石漠化集中分布区植被发生的巨大变化。全球顶级科学期刊《Nature》关注并评述了岳跃民团队的研究成果,曾引用这组图,并配发长篇述评《卫星影像显示中国正在变绿》,高度肯定了我国喀斯特生态治理成效。

  这些珍贵的图片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10多年来,岳跃民借助“千里眼”——遥感技术,为我国西南喀斯特区域持续开展生态健康检查,给生态恢复的效果打分提建议。

  “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岳跃民用8个字形容西南喀斯特区面临的生态问题。他介绍,喀斯特地区碳酸盐岩成土能力低,长期强烈的岩溶作用导致地表—地下水土流失、漏失,加上农民向山要地,“石碗土”里也要插空种地,导致了石漠化。而在生态修复过程中,人们对地质背景制约大规模造林的可持续性关注不足。

  1994年,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在广西环江建立中科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多年来区域生态修复成果如何?是否可持续?还存在什么问题?接下来该怎么办……这些问题引起了岳跃民的探索兴趣。

  “我们通过遥感监测和评估,发现西南喀斯特区域除了变绿之外,固碳功能也更加显著,但是,土壤水分有所降低,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亟待提升。”

  哪里的土壤水分损耗比较严重?又是什么导致的?一个个问题蹿了出来。

  岳跃民说,探索守护喀斯特生态健康不能只靠卫星监测,还得接地气。每每在卫星影像上发现“动静”后,他便去野外实地做取样验证和对比。

  终于,他发现土壤水分降低是大面积集中造林引起的,后续生态恢复应更加关注喀斯特变绿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也要重视人地矛盾的变化。

  “我们团队在喀斯特生态基础研究与石漠化治理的生态服务提升技术方面处于全球前沿地位。”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党委书记、喀斯特生态团队首席研究员王克林说,“岳跃民在区域生态恢复成效评估,以及将中国喀斯特生态治理成果向世界科学界分享与高水平论文发表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岳跃民透露,利用“遥感技术+人工智能”给喀斯特生态恢复状况做“健康诊断”,正是他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Martin Brandt博士的结缘之作。后来,研究全球干旱区的Martin因此还迷上了喀斯特研究。

  “为了让遥感‘千里眼’智能识别植被,我们合作标注了几万份训练样本,‘教’遥感学习识别单木水平森林。”岳跃民自豪地说,“现在,遥感像元空间分辨率可达亚米级,能够精确识别树种、树冠、树高,这让我们计算区域固碳量更加精准。”

  (原载于《湖南日报》 2022-02-17 06版)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