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第 290 期
(2021-03-16)
 
李林:针对生命健康领域构建高水平专利服务体系
文章来源: 科技日报 陈瑜 发布时间: 2021-03-10

  近年来,我国生命健康领域的知识产权数量稳步增长,从专利申请来看,2020年公开的全球医药卫生专利分类中,原始申请人所在地为中国的专利数量已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从专利授权来看,我国授权专利数量已位居世界第二。

  然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所长李林却指出了我国高价值专利不足的问题。

  他援引了一组数据:在专利申请中,PCT国际申请原始申请人所在地为中国的专利数量不足0.5万件,排在美国、日本之后;专利授权中,价值10万美元以上的不足5万件,排在美国、日本、德国、瑞士、法国之后。

  “高价值专利的培育涉及高水平创造、高质量申请、高标准授权、高价值转化等环节。”李林说,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高价值专利快速审查机制,设立了专利巡回审理庭,在推动“高标准授权”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生命健康领域的高价值专利培育中,还有高水平创造、高质量申请、高价值转化3个环节仍有待进一步突破。

  李林告诉记者,在生命健康领域,受应用需求激发的基础研究既能带来突破性科学成果,也可以发展出新技术并融入产业化过程,使技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合二为一,是高价值专利的重要来源。

  近年来,交叉学科驱动的原始技术创新突破越来越快,2020年全球排名前20的医药企业无一例外已经与人工智能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谷歌Deepmind团队开发的深度学习算法AlphaFold2在2020年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技术的关键测试”竞赛中得到近90分,其预测结果已接近实验数据的水平,是交叉融合驱动源头创新的生动例证。这些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必然推动一些新的高价值专利产出。

  但遗憾的是,在我国当前的生命健康领域研究布局中,生物学、医学、数学、工程学、物理学等学科的高水平交叉融合创新仍然不足,掣肘了高价值专利的创造。

  此外,在高质量申请环节,针对生命健康领域的高水平知识产权服务能力仍然不足;在高价值转化环节,针对生命健康领域的高水平专利价值的评估方法和评估体系尚不完善。

  李林建议,国家应支持研究机构和企业联合构建开放式创新平台,鼓励应用需求驱动的交叉融合创新。与此同时,针对生命健康领域,由专利代理人协会牵头引导,构建高水平的专利代理综合服务体系。

  同时他特别强调,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立项、实施和结题全过程中,探索建立针对性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制度,立足科研项目和国立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实践探索,结合麻省理工学院面向早期科技成果“评价遴选在先、资金支持在后”等国际成功经验,全面推动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以评价促进科技成果熟化”的体系建立。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